• 急需一份根据《心理学原理》理论(认知心理活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认知规律探析

              杨延涛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多个途径,课堂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渠道。它要求科任教师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努力摸索学科心理认知的共性规律和挖掘学生心理认知上的个别化差异,在实现群体能力提升、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个体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认知的心理潜能,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感知阶段对学生审美注意的激发

                感知阶段, 是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认知准备的起始阶段,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开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学科认知的心理驱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力。

              人的认知心理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 人的心理就要弄得精疲力尽,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 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兴趣。那么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怎样适应人的好奇的天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呢?

              其一,要使开讲艺术达到陌生化, 也就是要将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转化为陌生的对象,使学生感到新鲜,并快速聚合他们的审美注意。 如教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常规教学的思路多半循着“字词释疑—文句翻译—特点总结—练习处理”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模式, 对学生来说引不起多大的惊奇感和新鲜感,审美注意也就不会多麽强烈。我在教读此文时,先在黑板上画出了“秦晋围郑形势图”,让大家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分析秦晋郑三国利益纷争的缘由,同学们很有兴趣,纷纷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家在讨论和分析中,注意力和求知欲都自觉地转入了对文本语言的研读和探究。这时,我稍加点拨和引导,同学们很快就把握住了文意。变浓厚的兴趣为主动求学的动力,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审美注意,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其二,唤起学生的尝试欲。人天生有模仿和尝试的欲望。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创造让学生尝试的学科情景,让他们在模仿、尝试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内涵和性格特点。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研读中,烛之武和郑伯、秦伯之间各有一段语言对话,这两处对话表现出的人物心情和机智权变不一样,人物语气也各有特点。于是,就让同学们诵读模仿人物在当时情景下说话的语气,进而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结果,大家都通过自己的模仿揣摩和诵读感知鲜明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同学们心理层面的求知欲得到了尽可能的激发。

              二、理解阶段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反应

              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方面:一是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情感体验能力, 一是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所评价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能力, 保证学生与阅读内容实现交流与共鸣;情感反应,则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对象的主体评价。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雨中泰山的瑰丽景致,长江三峡的雄奇风光,一见钟情、心心相映的林黛玉、贾宝玉, 忠于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刘兰芝, 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和活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象时, 就绝不只是纯粹认知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人们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 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河中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 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

              我在教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展示一幅陶渊明衣袂飘飘,怡然超脱的回乡图)同学们, 有的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的人却倾心于淳美的田园风光。你们看,青山翠林,杏花点点,安然静谧的村落,花叶掩映的房屋,还有淳厚古朴的乡情, 无忧无虑的农家小园,这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向往的田园生活,今天就让我们随从作者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田园风光,进而体会作者哪份悠然闲适的心情吧!随着教学情境的展现诱导,同学们的认知与情感做到了相互渗透,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力得到了提升。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 这样既能产生课堂吸引力,也为课后学习储蓄了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认知过程的理解阶段, 要充分唤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对教学信息加工时, 强调信息的情感度,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发出刺激信息,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培养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审美情感。

              三、应用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认为, 人经常要去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或需要,“能力要求被运用, 只有发挥出来才会停止吵嚷。”他的观点的含义是,个人在不排斥他人, 不侵犯他人的原则下渴望充分发挥自己,充实自己, 达到自我实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完整的个性。而创造能力的发挥,便是自我实现者潜能的最高表现。教学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创造活动, 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的正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或进行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倾向,对这种活动与倾向,教师应善于加以正确引导, 创设一个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环境,实现多种心理特征的良好组合。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对对课文《荷塘月色》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了这篇散文的文质兼美从心理认知层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①引导学生诵读感知景物美──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语境中想象体验景物的特点并揣摩体会语言使用的美妙。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语言表述联想和想象“荷塘之景”“月色之景”,要求学生迅速抓住画面特点和内容,创造性地复绘画面。

              ③给出相近情景,进行创新运用。让学生根据“考后,月光下,小河边”的情景要求再现一幅画面,做到情景交融。

              如此的阅读和感受,充满着丰富的感性认知、联想、想象和创造的活力。因此, 学生思维活跃,情趣盎然。

              总之,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流程, 忽视学生的学科心理认知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是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实现素质能力提升的。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固然与其专业知识是否深厚有关, 而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想象、 思维、情感、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 对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分析探究和定位实践,是实现学科素质能力教育和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专业教学幼儿想象力绘画入门佛教故事

                        • 上一篇:孩子有心里障碍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