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除了常见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行为问题:
1、分离焦虑:孩子一旦离开妈妈会非常的焦虑慌张,一直哭闹,妈妈走后也不跟别人玩;
2、自闭症/孤独症:不与人对视、不愿与人交流、自己玩自己的,非常害怕别人的靠近,常伴有其他功能发育迟缓,比如语言表达等;
3、多动症:过渡活动、注意力不集中
4、情绪不稳定:特别爱哭闹
5、不合群:只跟某有两个人玩
还有一些不属于心理问题、也不属于行为问题,更多的是一些行为偏差,比如不爱分享、爱打人、爱说脏话等等
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写?
可以写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分析,在记录和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要求:
1、记录
观察记录时间最好是在活动区活动时,这时孩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表现能加不受限制,以便更真实的记录孩子们的日常行为。 观察记录要有侧重点,繁简适当。
观察记录要的是第一手的资料,观察记录的内容要有依据,能够反映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是绝对性要求。教师要记录的是某一个孩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表现,而不是老师的转述,对事件的描述要尽可能客观、准确。
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来叙述,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教师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推测的语言,如伤心,愤怒、害羞、敌对、固执、自私和懒惰等,这样才能保存便于以后分析。
2、分析
在记录的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在分析中,教师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更忌讳在开始就给孩子插上一种标签,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做法,如果老师在开始就对孩子有了评价,那么后来的观察记录就很难做到客观,这样的记录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要说明一个问题,要对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做追踪记录,对幼儿的重要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生理变化、情感变化等做多次精确的分析,多次相同的表现才能让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