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时期常见的错误行为不包括哪一种行为?

              需要反映的是幼儿身心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幼儿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幼儿大脑中的反映,也是推动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动力和源泉。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致也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幼儿阶段,生理性需要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的地位。如果幼儿的这些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如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幼儿,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容易出现孤独、冷漠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动机是能够引起和维持幼儿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推动幼儿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积极活动,是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内在原因。就像幼儿有多种需要一样,幼儿也有多种动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时候,幼儿会感到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是心理冲突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也经常发生,因此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幼儿的动机冲突不那么复杂,冲突的解决和处理也相对容易,但是,有些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幼儿的心理挫折,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种:  1、退缩行为: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表现为特别胆小、害怕,不愿与小朋友交往,遇到陌生人和进入陌生环境就退缩。送他们上幼儿园或上学时这种退缩行为更加突出,因此常常拒绝入园或上学。  2、不良习惯:经常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襟,有的则表现为经常摆弄生殖器。  3、过度焦虑:这类孩子对外界事物较一般孩子反应敏感,特别是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更表现为惶恐不安。这类孩子常忧心忡忡,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如考试、访亲友或上大街而担忧,又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将如何评价而烦恼。过度焦虑的孩子常诉说头痛,呼吸急促、咽喉堵塞,或胃肠不适。  4、暴怒发作:对愤恨或不满以戏剧般情感爆发来表示。发作时他们异常激动,如尖叫、挥动手臂、用力踢脚、掷东西、哭骂、撞头和其他发泄愤怒的过火行为。  5、出走行为:是指儿童未得到父母许可而私自逃离家庭的行为。他们往往从幻想出发,要外出找最喜欢的地方。有些则因父母管教过严,对家庭不满、厌学或受坏人唆使而出走。  儿童的行为问题属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变异。这些行为问题常反复持续出现,但程度不严重,仅局限于行为的一方面,而不是整个人格发生障碍。所以这些行为问题尚未构成疾病。  小儿发育迟缓或异常、合并慢性躯体疾病、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和或离婚、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户外活动受限制、小儿过于依赖或顺从父母等等,均可能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父母要学会掌握良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尤其对独生子女既不要百般迁就、娇惯,也不要过于刻板和严厉,要注意培养儿童开朗、活泼、热情向上的性格。家长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不要责骂、歧视、训斥,而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行为矫治。对过分焦虑的儿童也可去医院心理科诊治。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上集学英语探险队

                        • 上一篇:小朋友心理有问题特征
                          下一篇: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哪几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