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某学生,女,
              14
              岁。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妈妈和弟弟。
              一次,我通过日记了解到:她在日记里写到在家里要干很多家务,妈妈、弟弟很
              欺负她,她感觉只有到学校才快乐,很不愿意回家。在日记的结尾,她写到:我
              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难道这也是爱吗?我讨厌我的妈妈。
              我看了日记后,
              心被
              震撼了,一时手足无措,七年级的孩子竟然如此多愁善感,如此敏感,有如此怪
              异的想法和心理。

              二、问题分析:

              1
              、存在问题:

              A
              、该生胆小畏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长存在封闭思想。

              B
              、心理积怨了许多仇恨,心灵得不到释放,想法无处交流。快乐痛苦得不到肯
              定和分享。

              2
              、原因分析:

              A
              、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理解爱是什么?难以体验家庭的温暖,
              从而陷入失
              望、
              怨恨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都有极强
              的慰藉心理,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她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
              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但案例中的孩子却缺少这份慰藉。
              从而产生交往障碍。

              B
              、家庭因素:由于中国传统的男女观念,部分家庭、家长存在重视男孩,忽视
              女孩的封闭思想,给予女孩关心少,重视少,甚至忽略了存在。这给女孩子心理
              造成阴影,好像我可有可无,从而否定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
              感障碍随之而来。逐步形成自卑、压抑心理。要是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孩子就更
              严重了。
              由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帮助不够,
              父亲又常年外出务工,
              还遭到弟弟的
              欺负,出现了日记里的一幕。

              C
              、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
              成这些同学产生失落感,
              缺乏自信,
              背负沉重的压力,
              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但从日记里的反映来看,
              说明我们老师平时很关注她,
              让她产生了依恋学校,

              欢学校的心理。

              七年级是中学阶段的转折期,
              小孩子的思想开始慢慢有个性,
              更有自己的主观意
              识,该生家庭情况异常复杂。该生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疏导不好,很容易产生
              心理偏执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方法:

              1
              、询问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学生。找孩子谈心,诱导孩子说出她的心里话。从
              谈话中知道,
              原来孩子在幼儿时就应母亲不重视自己在邻居旁说不给自己读幼儿
              园,还说女儿长大了是别人的,只想好好供弟弟读书。于是心理有了结,加之平
              时处处被母亲忽视和惩罚,
              自此心里便不想与母亲交流。
              通过了解得知她的心是
              如此的脆弱和敏感。
              了解了孩子心中的苦与闷,
              找出孩子的心理症结,
              为接下来
              要实施的疏导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2
              、与孩子交谈,了解内心世界。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必须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
              地的思考。
              当听到她所说的那些生活故事的时候,
              我的心头一震。
              我用朋友似的
              语气与她交流,倾听她的诉说,她是那样的滔滔不绝,我感到我的责任。我尽量
              用平和的语气,积极的处事态度影响她。我鼓励她要摆脱阴影,积极面对,关心
              父母,与弟弟和睦相处。我跟她分析,弟弟经常打骂她,其实是想跟她玩耍,喜
              欢她的状况,让她从心里喜欢这个弟弟。

              3
              、家访。与孩子父母促膝交谈。加强对母亲的思想疏导,破除封闭思想,给予
              关心爱护。家长的思想解决后,孩子的压抑心里得到缓解。母子关系有所缓和。

              4
              、我建议她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只要自己做好了,别人才不会有所批评。努
              力学习是获得爱的基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懈努力你才会觉得世界是五彩,
              生命才有价值。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目前高要签名

                        • 上一篇:案例分析案例:某幼儿在一个冬日的周末跟妈妈
                          下一篇:父母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