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现在有限多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教养的态度,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娇宠、放纵、迁就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和以自我为中心。
2、不良榜样的模仿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很容易模仿其周围人的攻击性行为,家长惯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并且容许幼儿表现攻击性冲动,幼儿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家庭成员的不良关系模式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为攻击与反攻击。幼儿外于这样一个矛盾冲突叠起、冷漠无情、失去安全感的家庭中,不良的情感气氛会使幼儿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和愤怒怀疑,常常会因失去控制而借人或物发泄出来。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繁感性,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攻击性行为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环境中,一定刺激作用下得到表现或强化,从而出现攻击行为。
5、媒体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媒体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