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退缩行为,是指幼儿不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玩也不愿去陌生的环境,对陌生环境表现出害怕、胆怯等。退缩行为会阻碍儿童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影响其社会化和认知的发展。
幼儿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1)气质。有些儿童的气质属于“行动缓慢型”,不够活泼,对新环境和新事物适应缓慢,表现为安静和退缩;有的儿童属于“困难型”,在新环境中反应迟缓。(2)家庭的过度保护和有限的交往范围。有研究发现,焦虑、退缩的儿童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成人过于溺爱的家庭。这类家庭深怕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忽视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正常心理需求,导致孩子失去了许多探索的机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无能为力,从而产生退缩行为。(3)成人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成人对孩子的胆怯、退缩十分焦急,采取了各种不适当的方法。有的总怕孩子不与人交往,老是追问孩子为什么不与别人玩;有的成人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总是说:“你看人家多大方啊,你呢,缩头缩脑的。”这些“好心”不但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产生恐惧并力图退却。
对孩子的退缩行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矫治,矫治的重点在于教育与改善环境。
首先,对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成人对孩子要温和、耐心,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约束,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常带孩子到公园、亲戚朋友家去,鼓励孩子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成人应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外界环境或周围人群的排斥,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觉得外界环境可怕而对新环境产生畏惧心理。
其次,对退缩的儿童,成人应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应多鼓励他们参与,对他们的行为多加赞扬。成人应多让孩子与活泼、大方的孩子在一起活动,用同伴的热情与快乐去感染孩子。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逐渐摆脱心理的“枷锁”,积极投入到同伴群体中去。
对有严重退缩行为的幼儿,可以采用示范法和行为塑造法加以系统矫治。
示范法是一种观察学习。成人在了解儿童退缩情况的基础上,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逐步采用图片、录像、现场模拟、参与模拟的方法给以引导、教育。可以给幼儿看一些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的图片、录像,听一些小朋友在一起游戏的故事。成人要特别指导幼儿注意小朋友们友好交往、集体玩耍的欢乐情景,让他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转入现场模拟,让幼儿实地观看小朋友们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体验小朋友相互交往的快乐,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最后,成人带着幼儿逐步由简到繁分阶段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成人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幼儿就能逐步摆脱原先的退缩状况。
行为塑造法是给有退缩行为的幼儿设定一个矫治目标,如在幼儿园能与全班小朋友一起玩;然后将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如与小朋友坐在一起,和邻座小朋友打招呼,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直至与一组小朋友玩,与全班小朋友玩。每当幼儿完成一个小目标时,成人就给予奖励以强化,再提出新的小目标,这样不断进行下去,直至达到最后的矫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