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上的行为退缩是怎么回事

              心理学上的行为退缩是一种心理障碍,因多发生于儿童,又称为儿童退缩行为。表现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人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把自己封闭起来以获得安全感。无特殊原因的行为退缩多发生在5—7岁的儿童身上,成年人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或遭遇变故后也可发生。
              产生的原因:
              1、先天性气质所致,比如本身属于“难养育型气质”的儿童对新环境适应就慢。
              2、家人对孩子过度保护和限制有益行为,一味娇纵、溺爱。
              3、孩子在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受到挫折,或成人对其独立性行为缺乏鼓励和支持。
              4、孩子在4岁前后个人“社会性”开始萌芽,父母此时忽视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不让孩子结交朋友或不鼓励孩子与他人相互关心。
              5、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等。



              扩展资料:

              行为退缩的表现形式:
              1、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他们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在家中与布娃娃为伴;
              2、来了客人通常会赶快躲藏起来,怕见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并无任何精神异常的表现。
              3、这类儿童年龄较小时,父母除发现他们性格比较安静、不大愿意与小伙伴玩耍外,常常不易发现其退缩行为;而入幼儿园或小学时,退缩行为就会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紧张、害怕、拒绝上学;不过逐渐熟悉环境以后,孩子退缩行为的症状又会逐渐减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行为退缩症

              心理学上的行为退缩是怎么回事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杜威胎教抚触的方法克莱因

                        • 上一篇: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闹,倒地撒泼,该怎么处理?
                          下一篇:6-12岁儿童性格特点、教育重点、能力、发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