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过程。积极帮助他人不仅可以缓解他人的不利处境,还有利于幼儿建立和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武汉市某一示范性幼儿园内随机抽取了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共10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法、调查法了解3-6岁幼儿在园助人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对收集的数据资料作了相关处理,得出了如下研究结果:1、3-6岁幼儿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尤其在大班时发展得更快。2、总体上男性幼儿的助人行为显著高于女性幼儿,但不同年龄阶段男女助人行为又存在具体差异。3、幼儿助人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情境是助人行为发生的主要情境,游戏情境和教学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发生的少。助人行为发生的情境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无性别差异。4、幼儿助人行为对象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教师是幼儿主要的帮助对象,其次是同伴,其中幼儿帮助同性同伴的次数要多于异性同伴。不同年龄、情境幼儿助人行为对象存在显著差异,但男女幼儿助人行为对象无显著差异。5、幼儿助人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各类型所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幼儿首要的助人类型为被动中性型,其次是主动积极型,被动积极型、主动中性型以及消极被动型分别排在三、四、五位。不同年龄、情境、助人行为对象幼儿助人类型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幼儿助人类型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