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留守儿童究竟有没有心理问题,从哪些方面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由父母托留在户籍所在地的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督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据2013-2017年的统计,留守儿童大约有3000多万,下降了27%。但,由于近年来发生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事件,使得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带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农村留守儿童究竟有没有心理问题,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呢?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像某些媒体报道中的那样。坚强乐观、自信勤劳、活泼爱玩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的不发达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则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反之,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就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多。2013年关于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是6000多万,到了2017年,已经下降到3000多万,说明我国的经济正在持续发展,越来越好,留守儿童数量也在逐年下降。

              农村留守儿童究竟有没有心理问题,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留守儿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系下的产物。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争取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因为在城市里自身难保,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同时又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导致留守儿童虽有父母,却又不得不接受长时间“骨肉分离”的现实。

              农村留守儿童究竟有没有心理问题,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呢?

              在留守儿童当中,有两类人。

              农村留守儿童究竟有没有心理问题,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呢?

              第一类与大多数孩子无异,甚至有时候在思想上还要高于一般的城市孩子,他们坚强乐观,行事坦荡,知道关爱家人和他人,虽然生活不富足,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微笑,但经常被我们忽视。其实在他们身上,是慢慢的正能量。

              在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了解的是第二类留守儿童,本质上他们也向往天真浪漫的童年,只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心理疏导不够,性格相对孤僻,不太愿意与人打交道,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然而,这些心理问题并不是留守儿童特有的。

              留守儿童有的心理问题,其他儿童也有自制力差,自我中心,自卑,任性,脾气暴躁,孤独寂寞……这些都是这个时代中部分儿童具有的心理特点,这些儿童当中有留守儿童,也有非留守儿童。

              1.自卑、缺乏安全感

              儿童大多具有人类与生俱来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本质上是互相攀比彼此的父母,因为儿童骨子里将父母视为自己的自豪。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最明显的表现,两三岁的宝宝不小心摔倒了,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可能自己爬起来一声不吭,因为没有依靠,但如果父母就在眼前,不仅不自己爬起来,还要哭几声,引来父母的安慰,是一种撒娇,也是一种以父母为安全感来源的表现。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儿童,只要父母工作忙碌,很少陪伴,都很容易安全感缺失,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2.孤独寂寞

              父母外出工作,孩子觉得孤独;父母回来只顾看手机,孩子仍旧觉得孤独。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渴望与父母多互动,多交流,但各自的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而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努力赚钱就是为了孩子,不需要再花时间陪伴了,甚至以各种物质试图补偿孩子,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3.逆反心理

              因为缺乏沟通,或缺乏保护,儿童会觉得受到欺负,一点事都可能较真,与人交流时会充满警惕,有的甚至故意对着干,以引起注意,尤其对临时监护人,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其实本质上是渴望父母的关注。

              4.性格柔弱

              对于一些很小的时候,就不再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而言,由于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尤其是父爱缺失,性格上有些许优柔寡断。尽管有的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带,但与父母的亲疏关系毕竟不一样,当遇到困难时,就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变得不太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孤僻或自我封闭。

              5.怨恨父母

              部分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是父母没能力;或者认为父母忙着工作是喜欢自己,因而产生怨恨心理,渐渐与父母疏远。

              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特征1.经常违纪

              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爱说谎,带攻击性,盲目冲动,不服管教等,是违纪学生的家常便饭,但这些学生不一定是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只要是父母家庭教育不完善,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在缺乏温暖,体验不到的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可能有这些行为,严重的还可发展为人格障碍。

              2.厌学

              厌学的孩子大多有不良行为习惯,对学习没兴趣,不愿意参加校园活动,有的沉迷手机、网络而不能自拔等特征。但在这些孩子中,有的可能一开始学习成绩是好的,只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为了缓和父母关系,故意让成绩下滑,将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有的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但是对体育活动很感兴趣;有的是家庭中本就没有学习氛围,父母整天抱着手机,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3.性格孤僻

              缺乏父母爱的滋润,儿童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够好,或者怨恨父母的心理,长期自我封闭,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不愿与人交流,在人际交往上异常敏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与小动物交流的行为。有的则由于缺爱产生自卑,上课不敢回答问题。

              事实上,以上的这些常见心理问题,儿童有,成年人也有,不能说是某个群体固有的特征。留守儿童不是都有心理问题的,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也不一定就是留守儿童,社会不应因为一些负面事件就带有色眼镜去看待留守儿童,给他们增添沉重的标签。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采山成员儿童学古诗

                        •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优化小班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