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一)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1。快乐快乐是人类最早体验到的基本情绪之一。对婴儿来说,快乐有着巨大的意义,快 乐的笑容是有效的和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幼儿能感受到快乐,不是通过成人的教育 学会的,也不是通过模仿他人学会的。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快乐,从自己的活动及其活 动成果中体验到真正的愉快,从这种愉快中得到的是对人、对社会的信赖和信心。
快 乐对幼儿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社会刺激,是人际关 系的一条纽带。儿童早期的微笑给成人带来了快乐,也给自己增加了生存的机会。其 次,快乐和成就感直接联系。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获得的成就喜悦是其动机力量。再 次,快乐使儿童感到轻松自如,有益于其身体健康。
儿童经常在成功中得到快乐,有 助于其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2。痛苦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持续的超强刺激诸如大声、冷、热、噪声、失望、失败 和丢失等等,都能引起幼儿的痛苦情绪。例如,哭是幼儿痛苦和悲伤的表现,随着其自 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哭的现象会减少。
分离是最基本的和普遍引起痛苦的原因。与家庭 和亲人分离是最常见的分离。分离使幼儿不能与亲人交往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得不到亲 人的同情,有被抛弃的感觉,从而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如果幼儿经常体验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痛苦也有一定的适应价值, 它表明幼儿处于不良状态,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痛苦还能激起幼儿减轻痛苦、改 善自己处境的愿望。3。惧怕惧怕是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幼儿惧怕时,对发生的威胁 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凡是能引起危险的威胁都能引起惧怕。
4。愤怒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且不愉快 的情绪体验。幼儿在强烈的愿望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愤怒反应。身体活动受到限制时 也会产生愤怒,长时期持续的痛苦也会引起愤怒。强烈的愤怒会引起攻击行为、导致 破坏,也会瓦解认知和智力活动。
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婴儿出生不久就 有愤怒的表现。例如,婴儿的活动受阻时,就可以唤起愤怒情绪。最早的愤怒情绪的 表现形式有哭、手舞足蹈等。随着年龄增长,愿望不能达到或与同伴争吵,幼儿也常 产生愤怒情绪。(二)幼儿兴趣的发展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使人去行动。
幼 儿从出生起,兴趣就以机体的功能表现出来。除睡觉和身体不适外,幼儿的看、听、发 出声音和动作都是由兴趣这种基本情绪所激起和指引的。兴趣还支配着感觉和运动之 间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研究表明,缺乏兴趣这种情绪的幼儿可能会产生严重的 智力迟钝或冷漠无情。
随着幼儿需要的不断发展,作为其基本情绪的兴趣也在不断变 化发展。(三) 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幼儿期儿童对别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3岁是获得情绪理解能 力的一个关键期,4岁幼儿已基本获得了该能力。幼儿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能力要高于对 消极情绪的理解(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2004)。
4~5岁幼儿进而能认识到情绪与 信念、期望之间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许多幼儿已能正确地判断许多基本情绪反应产 生的原因,诸如:我高兴是因为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聪聪哭了,是因为他摔倒了等 等。由于言语的发展,幼儿学会了更多的表达情绪情感的词语,并经常用这些词语描 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
总之,幼儿开始能解释、预测和影响别人的情绪,这使自 己能和小伙伴、成人积极交往,友好相处。(四) 幼儿情绪表达的发展幼儿的情绪表达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的水准上。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表 达规则具有幼儿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侯瑞鹤、俞国良、林崇德,2004)。
在幼儿的情绪 表达中,更多渗透着环境、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幼儿的正负面情绪表达与游戏过程紧 密相关而与结果无关;害羞的情绪表达虽然产生于快乐、厌恶、愤怒等情绪之后,但 在未满周岁的乳儿身上已经看到了这种情绪的表现。幼儿在公开场合下表现出的害羞 情绪,比在私下场合所表现出来的要强烈。
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不仅受到文化和 社会的要求影响,而且更多的是受到母亲的表情影响。另外,男孩倾向于掩饰痛苦的 情绪,而女孩更可能掩饰愤怒的情绪。女孩更有可能自我疏泄情绪,或直接表现某些 情绪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男孩则较少寻求情感支持和帮助,因为社会对男女 角色的期望不同,从而导致他们表现不同的情绪时,动机水平有性别差异。
总之,幼 儿的情绪表达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情绪反应,而是文化、社会和重要他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五) 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情绪调节能力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根据场合,个体对情绪的表达方式、情绪 反应的状态进行调整和控制是指对蕴涵在个体内的情绪发生过程、表现在外的行 为方式以及同社会的相互作用这三者进行调整和控制。
婴儿情绪的冲动性与易感性非 常强,他们的情绪变化快,常常破涕为笑,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情境性强。同时, 他们的情绪易受到他人的感染。幼儿初期的儿童仍然带有这些特点,由于言语发展, 3〜4岁幼儿已能用口语表达的方式使用各种策略来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感到舒服。
如摔倒了,就自己对自己说“我是勇敢的孩子,我不哭”等。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 力增强,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情绪状态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稳定性增强,冲动性减少, 同时也表现出不容易受他人的感染。幼儿通常在2。5~3岁入幼儿园,幼儿刚入园时所表现出来的痛苦,即与亲人暂时 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需要教师和家长帮助幼儿主动调节情绪,増加安全感。
(六) 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情绪伪装是情绪社会化的体现,是指个体出于某种社会性目的,通过表现出不同 的表情或表现出中性的表情、表现出和真实程度不符的情绪强度等来掩饰内在体验到 的情绪。幼儿情绪伪装的发展大致如下:2岁儿童开始出现情绪的伪装;4岁时儿童出 现刻板的情绪伪装(一般是伪装负性情绪),难以解释自己或理解他人的情绪伪装;6、 7岁时儿童可以较灵活地伪装情绪,解释自己或理解他人情绪伪装的能力提高,儿童除 了伪装负性情绪,同时也会伪装正性情绪(史兵、苏彦捷,2005)。
总之,幼儿的情绪 伪装越来越复杂,不断发展变化。(七)幼儿道德感的发展幼儿的道德感在中班时就有了较明显的发展,如在中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告 状,这是幼儿对别人行为方面的评价的表现,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之上而产生的。 幼儿在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表示愤怒或谴责的同时,还对弱者表现出同情心,会表现 出相应的安抚行为。
幼儿道德感的发展还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情感体验方面,最明显 的表现就是移情和羞愧感的发展。1。移情的发展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 人相似的情境反应。幼儿与婴儿不同,其移情作用更多地表现为用言语去安慰别人,并 经常伴随着亲社会行为,如主动帮助别人等。
幼儿能认识到同伴的痛苦,并做出同情 的反应吗?幼儿从几岁开始有了移情的能力?其实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具有慈善心和怜 悯感。3岁幼儿已有一定的移情能力,特别是对“快乐”所产生的移情已经确立;3岁 幼儿对“悲哀”和“愤怒”的情绪在理解上还有困难。移情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幼儿移情能力越强,分享行为越多。正像幼儿学走路时需要机会运用他们的腿,我们 成人也需要给他们提供机会锻炼他们的仁慈心和爱心,使他们真正学会给予。拥有同 情心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也要及早进行。2。幼儿羞愧感的发展道德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社会禁令,即个体不要做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个人道 德原则的事情,一旦做了就可能产生羞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