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认知主要是能够看得见的行为,所以,写孩子在家的表现的时候,多写具体的行为。比如,孩子吃完饭后主动帮助妈妈收拾碗筷,把碗筷拿到了厨房。妈妈刚回到家,宝宝就过来帮我拿拖鞋。这些具体的行为,老师看到后很清晰,孩子也知道了自己哪些行为做得好,哪些行为要改变。批评孩子时也是同样地道理。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
1、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2、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3、良好的道德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成为未来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准则,尊重和照顾老人,不尿尿,不破坏花草树木,关心公共财政,遵守交通规则,能够在其他地方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4、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熟度。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更好,大多数不擅长学习的孩子不是因为他们的愚蠢,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5、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角度思考,有助于孩子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事物,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尤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