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性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建议

              孩子的性格虽说是从小就养成的,很自然的形成,但成长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观查孩子性格,便于家长教育,下面是哈子的性格分析,几大儿童性格总结,看看你的宝贝是哪种性格吧! 孩子的性格分析:  E型(表现型)——性格活泼、开朗、爱说好动的孩子,这种性格特点的孩子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自我表现欲和交往能力强,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但是,自制力差,做事没耐性,容易东张西望。  方法:对这类性格的孩子要多点赞美和嘉奖,同时标准不要过高,否则不但无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作为老师和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痛苦,做好了会有什么快乐。  T型(思考型)——性格温柔、听话、善于思考的孩子,像这种性格特点的孩子自尊心强、有主见,凡事心中有数,做事有条理,有耐心、认真。但是很爱面子,做错了事,不能当面批评,否则会伤他们的自尊心。  方法:对这类孩子的教育比较容易,见效快,多采取准确性的表扬、少批评的方法,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让其解释自己的新发现,从一滴一点着手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意识。  D型(指导型)——性格调皮、专横、喜欢捣蛋的孩子,这种性格特点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敢说敢做,富有创造性和个性,但“义气”十足,爱打爱闹,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规则意识较差。一般号称孩子王的孩子基本就是这类性格。  方法:对这类性格的孩子不要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要多鼓励,必要时给予选择权,因为这类性格孩子天性渴望控制一切。同时,对这类性格的孩子要进行“爱心”培养,创造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氛围,使他体验到同伴间友谊的乐趣。  A型(亲切型)——性格孤僻、胆小、不爱讲话的孩子,像这种性格特点的孩子比较稳当,做事不易出差错,专注力强、很听话。但是,他们喜欢独自做事,不爱交往,自我表现欲不强,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方法:对这类性格的号召应采用欣赏和理解的方法,多亲近孩子,多点拥抱,创造他们与别人交往、在集体场合说话的机会。 儿童性格培养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存在所谓的性格,但这却是性格开始发展的年龄。0—6岁的时候,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性格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爸妈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很大,因为这是儿童性格和社会观念形成的年龄段。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特征  1、求知欲强:爱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注意力比较稳定,善于把开始的事一直做到底。  2、富于友爱感: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时能友好相处,善于把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相结合。  3、爱劳动:自主能力强,穿衣、吃饭都要求自己做,主动帮成人做事。  4、有同情心:关心老人,愿意帮助他人,不欺侮比自己小的孩子。  5、道德感和美感:具有爱人民、爱祖国的萌芽,喜爱唱歌、跳舞、朗诵诗等。  6、克服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并想出办法去完成任务。  7、独立性逐步得到发展。  趣味组图:同是蛇年生,宝宝性格大不同   儿童性格培养  1、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2、培养独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如自己洗脸、穿衣、吃饭等);二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自信心等)。  3、培养果断性:即在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面前,能明确而及时地做出决定。这须要有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  4、培养坚持性:平时要培养儿童坚持完成作业,坚持为集体做事的性格。  5、培养自制力:要将其与培养自觉性联系起来,明确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养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好习惯。  6、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小孩子和别人相处好,多照顾

              幼儿性格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它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不仅表现在幼儿能进一步理解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愿望,意识到自己的内部心理过程,更表现在幼儿评价自己的能力(即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研究表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有如下发展趋势:(1)从不加考虑地轻信和再现成人的评价到能初步独立地对自己作出评价;(2)从只对自己的一些外部行为作出评价到能对自己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在品质进行评价;(3)从比较笼统、局部、情绪性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具体、全面、客观的评价。比如,三、四岁的孩子评价自己时,往往说:“我是好孩子,王老师说的。”或“我是好孩子,我唱歌唱得好。”而五、六岁的孩子则会这样评价自己:“我是好孩子,因为我听话、遵守纪律、和小朋友友好。可是我不是全班最好的好孩子,因为我画画不太好,跳舞也没有别人好。”(二)心理活动的目的性、自制力逐渐增强。学前初期幼儿的行为常常容易受当时刺激和具体情境的制约,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无意性,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比如,上作业课时,院子传来小汽车的“嘀嘀”声,小班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眼睛都往窗外看,并高兴得拍手欢呼,完全忘记了现在是在上课,应该注意力集中地认真听讲。到学前晚期,幼儿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自制力逐渐发展了起来,幼儿开始能为较远的目的而行动,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冲动性行为明显减少。而且,大班幼儿不仅能服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还能比较自觉地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且,不仅控制自己的外部行动,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己的内部心理过程,比如注意、记忆、情绪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幼儿反复多次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性格的意志特征和情绪特征等也就逐渐形成了。(三)独立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学前期幼儿常常明确地向成人表示自己的意愿,有时甚至是有些固执地强调“我愿意”、“我行”、“我会”。在活动中,他们不满足于直接地按照成人的具体指示去做,或者完全和成人一起行动,而是渴望象成人一样独立行动。比如,幼儿要求自己穿衣、洗手绢,要求让他去取奶、取报,要求自己一个人把积木搭完,要求自己一个人上幼儿园等等。这时期,游戏之所以成为幼儿最喜爱和最主要的活动,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愿望、能力水平去模仿成人的活动,满足他渴望参加成人生活的需要。同时,这时的幼儿对老师的要求明显提高,特别希望老师能象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他。如果老师尊重、信任他们,他们会感到极大的快乐和自豪,相反,如果老师小看了他们,则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四)道德意识进一步发展。婴儿期儿童已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能作出一些合于成人要求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进入学前期后,幼儿的道德意识进一步发展。比如,道德感方面,学前末期的幼儿有了诸如同情心、互助心、同志感、责任感、过失感等等道德感,成人所有的基本的道德感,这时幼儿都有了。再比如,在道德行为方面,学前初期幼儿的道德行为动机,还带有许多婴儿期的特点,很容易受当时刺激的制约,他们的道德行为动机常常是由于对行为本身感兴趣或是为遵守成人的严格要求,以获得成人的表扬而引起。如:幼儿认为不应该抢玩具,因为老师说过抢玩具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末期,独立的、主动的行为动机就逐渐形成,如:幼儿认为:“不应该吵闹,因为吵闹就影响小朋友学习,就违反纪律了。”同时,义务感、责任感等在幼儿晚期,开始成为激起道德行为的有效动机,比如,幼儿由于认识到自己做值日生的责任,会更加自觉、认真地做值日,这便是由责任感驱使的。可见,学前期,是幼儿性格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幼儿性格的各方面都具有与婴儿、少年、成人不同的特点,所以,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考虑幼儿性格的特点来因材施教。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在学花式教子有方

                        •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下一篇: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幼儿的心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