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思想行为习惯句子?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行动不粗鲁,言语不粗俗。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对别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 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2、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些小学的老师曾经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里有些孩子会有乱翻别人东西的习惯,同学的书包、课本、老师讲台上的作业本经常被翻得很乱,甚至钱包也会不翼而飞,多次教育总是无效。 这便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当孩子第一次乱翻家长东西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导,即便他当时只有两三岁。每一个行为习惯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经常乱翻家人的东西成为了习惯,日后就很难再改了。

              3、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家孩子总是把书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家里显得特别凌乱,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对自己物品的管理,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整洁有序,这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头有尾的好习惯。

              4、先到先得原则。 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就是他们最大的交际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幼儿园的同一款玩具、书店的同一本图书、游乐场的同一架秋千。 让孩子明白谁先拿到谁先玩儿的原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秩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建构起自律的品质和智能。对于孩子而言,规则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对于未来的社会而言,他们将会是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和执行者。

              5、不打断别人的话。 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不管是谁,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一嘴插进来,这种感觉都不会太好。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倾听和表达的一个平衡点,要让孩子明白,当他想要表达意见的时候,最好先让别人把话说完。这样既是做人的基本礼貌,也是让别人认真听他说话的关键。 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善于倾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收获好人缘,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6、做错事情要道歉。 孩子犯错后,家长不可听之任之,要让孩子明白,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才是受欢迎的。 很多学龄前的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这时候,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让孩子对道歉产生畏惧感。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分数夸父追日的故事周里

                        • 上一篇:幼儿依恋概念?
                          下一篇:老师问家长本月孩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进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