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种可能性,家长可以对照一下做下参考:
1、 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充分发育。对于三岁以内的幼儿,仅仅是别人拿走他的玩具这样的“挫折”,他可能就立马哇哇大哭了。这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处理应对现实的能力都要逐步发展。但如果孩子上了小学,遇到这些小挫折还立马就哭,就可能意味着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需要家长重视和引导。引导的最佳途径是教给孩子语言。家长可以先尝试替孩子表达情绪(共情),标准句式举例如下: “那个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情境),妈妈知道你可能很生气、不高兴、还有点儿委屈(情绪)。你可以跟那个小朋友说,‘我不想和你玩,请把玩具还给我’(行为指导),如果他不听,跟他妈妈说也行(可替代行为)。” 这类话有很多种排列组合方式,重点不是一定教给孩子什么方法,而是给予他“情绪词”。表达不同情绪色彩和程度的词汇,经由家长的表达传递给孩子,让他有机会辨明心中的各种不愉快体验,获得可以给情绪命名的语言。慢慢地,当他自己能表达情绪了,“我不高兴啦”、“我生气啦”、“气死我啦”等等,哪怕他没做什么别的,他的情绪调控能力都在增强,因为他能了解自己的情绪,这也会成为了解别人的情绪以及未来调控情绪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情商。当然,如果家长也能给予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行为指导就更好了,这样孩子处理事情就更灵活、更有办法。
2、 家庭中有不良示范。如果某位家庭成员、特别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在情绪方面容易失控(发火、喊叫、争吵等),或者总是用不良方式表达情绪(唠叨、控制、冷战等),孩子就可能获得情绪方面的不良示范。注意大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可能多种多样,但小孩子能做的很有限,所以哭闹可能成为他控制和应对所有事情的方法。如果家里有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先努力从自身的情绪管理做起。
3、 哭的方式让孩子持续获益。行为会受到结果的强化。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受挫折后哭了,家长立即去把玩具抢了回来,或者孩子摔了之后家长打桌子、骂门槛跘了孩子,抑或再大一些时孩子受委屈家长就去找老师理论,所有这些行为不仅鼓励了孩子脆弱和哭闹,还阻断了孩子自己真正经验挫折、耐受挫折和在应对挫折过程中发展出的技能。以前有个流行的说法叫“挫折教育”,其实我倒不建议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人生从走第一步路、摔第一次跤开始,大大小小的挫折其实就伴随其中,只要家长不事事都冲在挡在前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