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就动机,即对美好事物和目标的追求。如果自我价值高,对美好事物(学习成绩,受人喜欢等)充满信心,坚信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孩子成就动机高。反之觉得自己不行,美好的东西跟自己无关,没有兴趣去争取,则成就动机弱,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就像有些孩子,无论家长怎样着急,孩子都无法提升成绩,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原因,认为自己不行。
2.人际关系,即和他人相处的能力。这种能力和孩子性格是否外向无关。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和感受他人需求的能力,善于和不同的人相处,并产生良性互动,享受相处的愉悦感。一般这样的孩子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而如果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经常和他人发生冲突,逃避社交,就需要专门的进行训练了,现如今独生子女居多,骄横跋扈,孩子普遍社交能力差,建议多让孩子和同伴玩耍接触。
3.情绪管理,也是我们所说的情商管理。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情绪,情绪每个人都有。尤其12岁前的孩子处于情绪的不稳定期,需要家长进行引导。如果孩子辨识,调节情绪的能力很强,并且有理性的认知,那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很强。若孩子经常冲动,生气,闹情绪,发脾气,比较消极,则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弱,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升。
4.意志力,即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面对挫折困难是否能积极面对,坚持到底。很多成功人士并非胜于智商而在于坚持,往往意志力坚强的人会笑对挫折,将失败挫折成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这种品质在幼儿时代就已经凸显。有些孩子面对考试失利,平常心,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绝好的机会,能够清晰了解的不足以变的更好。而有的孩子则会挫败感很强,升级到我不行这种灾难性思维,一考试就紧张,遇到难题不思考就放弃,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而这种畏难情绪会延伸到方方面面,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所以一定要重视偏爱孩子的心理发展。这才是决定孩子过程和终点的基石,也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