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心理创伤常见问题有哪些?

                1. 我童年父母常打我,父亲也恐吓要杀掉全家,情感的慰藉因此肯定不会被关注,但对我来说,这已经习以为常,麻木得不觉是什么创伤,只觉得还有人会比我更惨的吗?
                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天生的需要,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孩子都倾向于相信是为他们好,是爱的表现,心理上很难接受父母会伤害自己,因此孩子通常(即使你现在已经成人)也会将事情合理化。这样一方面会减低心理痛楚,使自己不必面对父母伤害自己的现实;另一方面则避免自己陷入被伤害和自怜的局面。如果能找到比自己更惨的人,更可以说服自己不在被伤害中。
                2. 我从来没有责怪家人,他们工作挣钱特别辛苦没有能力照顾好我,为什么我老是有创伤性反应,容易感到受伤和沮丧?常因为情绪影响和家人关系。
                童年的创伤和你没有责怪家人不是一回事。愤怒、责怪只是创伤性经历中部分情绪反应。它们随时出没在你不期然中,有人甚至难以察觉它的存在。童年创伤反应是因儿童的天性需要极度不被满足或者扭曲所导致成年后心理状态的麻烦。即使你没有责怪,但经历本身依然会导致创伤反应及后遗症。
                3. 我知道我童年的创伤正在影响我和儿子的关系,我常常控制不了我的情绪。但我只想我的儿子别受到我的影响,我是否只管我的儿子不管我的童年?
                如果没有合适的处理,童年创伤会呈现极强的遗传效应。你已经洞察到自己及孩子正在遭遇童年创伤的影响,明智的选择就是由你开始停止这不良遗传。否则效果只能是换汤不换药吧。甚者,我们遇见过很多试着努力学习管教知识的父母,在分享经验时,知易行难最常见。尤其当父母自身情绪控制方面出现状况,对有童年创伤的父母来说,情绪的起伏犹如风暴雷电,快且突然,控制却非易事。那么帮助孩子怎能只在孩子身上下功夫呢?
                4. 如何进行心理治疗?需要多少时间是一个疗程?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你会学到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受伤的部分,学习去爱惜和照顾自己的需要,保护自己,建立健康并有弹性的心理界限,让你可以更加自由丰富地生活,增强身心协调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要达成这样的治疗目标和方向,你极有可能发现到自己那些隐而未现的情绪和感受,例如对家人的愤怒和当中的伤痛。这些感觉决不容易忍受,但只有学习去经验这些感受,允许自己拥有一些,那么积压的伤口才有得到治疗的可能。在我们这里,你可以从不同界面里得到支持性治疗效果,包括个别辅导和不同层次的治疗小组,这点将在论坛中形成,让大家在互相守望的气氛下为自己成长而努力。我们并有合适的心理音乐提供情绪抚慰和建构全新的大脑神经传导模式,至于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正因为处理的是积压多年而又极深极痛的伤,治疗的显着疗效一般都是半年以上,完全体现。
                5. 如果受到童年时候的虐待,是不是现在我的父亲给我道歉我也没法消除心理伤害?
                是的,真正的心理治疗并不来自施虐者的承认过失和道歉,否则那些去世了的肆虐者,对受害人岂不是没有治疗的可能!我们的优势在于让你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自己的心灵有深切的接触,学会理解自己现实生理上(大脑在如何加工这一切,神经系统的传导状态,神经元的新的建立,以及身体内的荷尔蒙状态如何左右了这一切),让你接受身体和心灵的感觉,你将脱离恐惧的苦海,重新建立适宜的掌控感,这必将表现在你的行为的改变,然后活出尊严和自信。有了这些基础,方能谈得上原谅和面对施虐者,并能避免受到再次的伤害。在你没有足够的准备前,原谅和宽恕会造成更大隐患,拖慢治疗步伐。
                6. 父母离异是否是童年创伤?如何避免?
                父母离异未必造成必然伤害后果,要视双亲是否恰当处理。这也是我们常致力于给当事人提供科学建议的咨询帮助。让子女分辨父母问题由父母自己解决,但这不是孩子的错,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分开也永远是他的父母,永远爱他们,会照顾他们,分开后也要履行承诺,照顾孩子成长。对孩子来说这是充满恐惧和担忧的季节,害怕失去父母,被父母丢下,顿失安全感。所以父母需要全力以赴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以免造成创伤。已受伤的孩子,在今天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没有信心和安全感缺失,社交退缩、情绪反复,甚至有倒退行为。
                7. 接受治疗是否意味着要原谅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如果我不愿意,那是不是心理咨询没有效果?
                原谅是理想化状态,也是大部分人在道德层面的想法。事实上我们的治疗理念不是原谅,我们关注于你内在的建立,真正的建立来自自信的重建,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愉快,对自我心灵的照顾,包括自我内省能力和自我情感的照顾能力等等。假如你能学会自处和与人相处,照顾自己又能体察别人,保护自己的尊严又满足他人需要,你觉得原谅还那么重要吗?
                8. 我学习照顾自己的需要是否等同于自私?
                照顾自己需要和自私不是一个范畴的事。但不懂得体会自己感受和需要,就很难体察别人的情感和需要,也会轻视别人的情感需要。不会尊重自己,肯定也不会尊重他人。当然在个人主观层面,我们心理学有清晰的理解,你可以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愿意照顾他人的人,但未必得到别人的接受,及好心未必办成好事。也可能那些不受控制的情绪在你不经意间影响自己和人际关系。这种情形在亲密关系上,如夫妻之间和亲子关系上尤其显着。
                9. 当我承认家人对我不好时,我很难受,但事实如此,我现在的人生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但我为什么要难受?
                要面对这个事实非常残酷。对每个孩子而言,家是充满爱和温暖的,这是人之天性,也是成长的必须条件,因此才有很多人在童年时的受创经历在成长的今天,都归结为自己的责任,使自己尚且相信家还有爱和温暖。于是可以不用面对这么大痛苦,你的难受当然是一件既人性又正常的事情。
                10. 如果自己的父母曾有童年创伤,但都不愿提及,自己作为孩子想在家里抚平这些创伤,该如何与他们沟通?
                每个人都有自主决定权,是否愿意把童年创伤拿出来处理,或者在什么时候进行处理。就算你们是一家人,但不能以理所当然的态度来要求他人,事实上透露创伤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它会令埋藏多年的伤口重现,这对受伤者是一种冒险,需要勇气。你的美意,为父母抚平创伤,基于心理创伤是极难处理的治疗过程,你不能心急,你能做的就是对不良情绪反应的理解,表达你明白这些创伤真在影响着他们,重要的是在适当时候让他们知道有关服务,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你很难处理和承载那些伤痛。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功能性小可爱多点

                        •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辅导讲座稿
                          下一篇:少年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