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决多动症的伴随问题?

              儿童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据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徐海青主任介绍,儿童多动症大多数伴有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品行问题、对抗问题、学习问题、抽动问题、情绪问题、感觉统合失调等,导致儿童学习成绩不佳,生活习惯不良,日益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品行问题
              品行问题为儿童多动症最常见的共病,出现率高达21~56%。品行问题主要表现为攻击行为,如说谎、外逃、偷窃、打架等。如不及时治疗,品行问题预后较差,其攻击性行为和物质滥用常持续至成年。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给予抗焦虑剂或小量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要加强个别教育辅导与心理治疗。
              关键词:对抗问题
              儿童多动症与对抗问题的共病出现率约为40~65%。对抗问题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不良,不听家长和老师的指令。如不及时治疗,氦盯份故莓嘎逢霜抚睛对抗问题约1/4年长后出现品行问题。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还可给予抗焦虑剂或小量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要加强个别教育辅导与心理治疗。
              关键词:学习问题
              儿童多动症与学习问题的共病出现率约为15~30%。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语文阅读问题,漏字、跳行;数学计算问题,运算符号经常看错;书写问题,写字大小不一,时轻时重。如不及时治疗,学习问题症状常持续终生,其学习成就低于单纯儿童多动症。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要加强学习能力训练、心理治疗和个别教育辅导。
              关键词:抽动问题
              儿童多动症与抽动问题的共病出现率约为45~52%。抽动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不能控制、快速、反复的收缩运动,如眨眼、耸肩、做恶作剧;还可有发声,如咳嗽、清嗓。如不及时治疗,抽动问题对儿童多动症的影响较大。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大多数抽动问题可用药物控制。
              关键词:情绪问题
              儿童多动症与焦虑的共病出现率达25~50.8%,与抑郁的共病出现率为3~75%。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攻击、焦虑和抑郁等。如不及时治疗,情绪问题常加重儿童多动症症状。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可加用抗抑郁剂,加强心理治疗和沙盘游戏治疗。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多动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共病出现率高达80%。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视觉统合失调,跳行、翻书页码不对、计算错误;听觉统合失调,忘记作业、用具、注意不集中;触觉统合失调,好动、不安、胆小;平衡统合失调,协调能力差;本体统合失调,运动不协调、口吃、发音不准。如不及时治疗,感觉统合失调常加重儿童多动症症状。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可加用感觉统合训练、平衡训练、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
              关键词:饮食问题
              儿童多动症绝大多数伴有饮食问题。饮食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喜欢吃零食、甜食等垃圾食品。如不及时纠正,饮食问题对治疗儿童多动症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要及时纠正饮食问题,养成不偏食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提供均衡膳食,限制摄入大量酪氨酸,水杨酸盐、糖类、味素、色素和铅污染食物的摄入,补充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关键词:睡眠问题
              儿童多动症绝大多数伴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入睡较晚、经常做恶梦、不喜欢午睡。如不及时纠正,睡眠问题对治疗儿童多动症造成较大的影响。
              对策: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同时要及时纠正睡眠问题,每天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小于10岁儿童一般每天睡眠时间为10-11小时,大于10岁儿童为9-10小时,提倡养成午睡的习惯,一般睡眠时间为1小时。
              儿童多动症及其伴随问题很多,在医生、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轻松、快乐的成长空间。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木琴测评处世

                        • 上一篇: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