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
其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结来看,有不自信、精神敏感、负面经历的心理暗示不断强化等。具体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三大、三高、三低、一滞后”。“三大”:学生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经济压力大。“三高”:家长期望高、社会期望高、自我期望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材欲望非常强烈;“三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力低;情绪波动大,调节力低;面对挫折,承受力低。“一滞后”: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引导工作滞后。正是这种“欲”与“不能”又“必须完成”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工作滞后,缺乏预见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 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这种模式已经悄然渗透到校园,步入大学想轻松度日已经不可能。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里的竞争相比社会上的竞争一点也不低。这首先表现在学习上。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大学生不仅必须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以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而且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还必须学习如何有效的支配时间,有效的学习等,这都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些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2、 大学生负载的期望过高
在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下,受教育,特别是进入大学,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仍占少数。因此,一旦有些人考入了大学,可以说他们就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这样的大学生几乎承载着整个家庭,或整个村庄的人的期望。特别是那些从边远的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他们承载的众人的期望更高。大家都觉得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那么,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在大学里,以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的更好,而事实上大学里人才济济,在一个新的集体里,他们是否能像在原来的集体里一样突出是不确定的。因为在原来的中学里,考核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主要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的,而大学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远远复杂得多。原来优秀的学生到了大学并非就一定优秀,而且你考试成绩很好也并不能代表你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更不能代表你能够在方方面面都特别突出。但是当大家都意识不到这些时,家长就可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当学生不能表现的如家长期望的那样时,家长就会不断的给学生压力,有时甚至爱也成为了压力,使得大学生在大学起步时就背负了过高期望,结果就有可能被这样的期望压垮,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对大学生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大学生是我们的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来源。作为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社会当然期望自己未来的员工都应该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即能用,用即能干,干就干的出色。
从个人角度讲,现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对个性、对自我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发展,都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大学生都是满怀对大学的美好梦想,希望自己的人生从此以后大不一样。而实际是,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大学的学习很紧张,甚至超过了高中,而这样的生活是很枯燥的,而实际的自己也不是理想中的自己。自我期许过高,而现实也不尽如人意,心里的不平衡就会加剧,结果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3、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低。面对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和越来越重的精神负担,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难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把他们压垮。
从心理适应方面看,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普遍都比较低。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在运转,在学生心理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引导,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思维模式单一等问题,等到发现需要面对许多新的、陌生的知识时,或面临新的问题时,学生们常常会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或紧张、或恐惧、或逃避,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时,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情绪控制方面看,大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的思想情感发展和丰富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很快,而且他们很敏感,学习和生活非常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但在大学里,学生的生活相对于中学时期,还是要独立得多,父母、老师与学生接触大大减少,而学生们在自己的情绪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就突然失去了依靠,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而在情绪化的状况下,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决定,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本来情绪就不好,结果学习又不好,没有效果,或者是决定干的事是错误的,或者是干的不好,使自己的情绪进一步低落,甚至影响到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可能会丧失自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不可能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从心理承受方面来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承受力低。他们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家长的希望和寄托。为了能够考上大学,他们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可以说是享受尽了家长和老师的无尽的关怀和呵护。他们大部分人很少遇到什么大的打击,即使生活艰难,这种艰难也有父母、家人在承担,他们对此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我们的家长、老师也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意志品质的教育和锻炼,一旦上了大学,发现并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在遭遇挫折或受到打击时,他们的心理就出现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长期以来,我们对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抓得很紧,甚至有过分之处,但是我们对他们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却可以说是疏于引导。原来一直进行的思想教育也由于缺乏效果而流于形式。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由于原本就毫无准备,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运转的,成绩的高低,能否达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等等,以分数为标准的衡量指标,使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学生们的分数,而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几乎被人遗忘。即使有人想重视,也会被“考不上大学,什么都不是!”的理由顶回来。当这些心理素质极其薄弱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后,随着家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的减弱,学生们需要自己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时,他们的心理问题就变得格外的突出了。
在高等院校里,大家又普遍把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资本,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专业为将来更好的就业而进行的。对于将来择业有用的东西就学,将来择业没用的东西,学生们就不愿意学习,而且由于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思想一直都很盛行,因此在各个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一直都是弱项中的弱项。直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学校都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不能及时地给以解决。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高校中普遍对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现慢,工作滞后。
在措施上,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强化心理引导。由于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尽管不完全是思想问题,但大都与他们的思想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只要我们在他们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对他们的思想认识进行积极的引导,就可以使他们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因此,高校除了要加强原来的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引导外,还应该在大学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面临的问题,学会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建立心理健康的干预机构,进行有预见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为主,咨询排解心理困惑为辅,尽可能不要出现或发展为心理疾病。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要走在前边。心理教育机构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心理素质的问题测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及早发现问题,主动出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而且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但我们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此。因为人的心理和思想毕竟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调查问卷就发现并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我们甚至都发现不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教育引导工作必须要做得扎实,做得细致。
第三,提高我们的辅导员工作的层次,加强师生沟通。从理论上说,到了大学,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辅导员。因为授课教师一般讲完课以后,就很少与学生接触,即使有答疑课,这时也多是针对大家的,针对专业知识的,他们很少与学生单独接触,更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或心理需要。而辅导员则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辅导员基本上就是一个变相的保姆,基本上照顾了学生的日常事务,不出什么大事就万事大吉了。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很少过问,这实际上是工作不到位。要真正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咨询毕竟是少数,关键还是引导。因此,我们的辅导员工作就必须在思想理念上进行更新,他们必须想办法把自己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热情和更大的真诚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积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