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合格家长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二)家庭教育问题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或者
教育孩子,“三不四要”。
“三不”是:
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2.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家长重复这种无效的方式只能让孩子更厌倦学习, 产生精神沟通障碍,回避与父母交谈;
3.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四要”是:
1.家长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孩子得到父母的认可,可以培养“阳光心理”,从而让孩子更自信;
2.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关注孩子的心情和感觉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3.家长要寻找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与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情感、意愿以及他们的隐私。
三)培养好习惯
1、向上的积极性习惯。使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热情有一种求胜的欲望、有目标、有追求。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想办法去作好!
2、兴趣的积极性习惯。现在孩子主要的兴趣就是热爱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做好。
3、自信的习惯。自信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个人必须自信否则一事无成。
4、注意力习惯。不会集中注意力的人就做不成任何事情,只有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才能体会到快乐。
5、积极的毅力。培养孩子有持之以恒的心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输的性格。
6、要培养孩子负责任的好习惯,一个负责任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才是能做大事的人。
四)与孩子沟通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红绿灯
1.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 “”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2.固定谈心时间
要建立起 “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3.允许孩子以更多元的方式发泄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4,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5,所许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民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6,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7,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亲,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