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案例分析

              提高幼儿抗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随之而产生的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挑战及风险都将使人们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都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简直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越来越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稍有不顺心就有可能一撅不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主的尝试.因此,幼儿必须具备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挫折教育,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幼儿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挫折教育是指以增强幼儿适应能力和坚强意志为指导,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设或利用日常生活情境,通过自然方法妨碍或干扰幼儿某些目标的实现,从而对他们进行经受挫折、摆脱依赖、增强对困难承受力的教育.有意识地、经常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遇到的各种挫折,使他们养成了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幼儿来说,这正是他们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壮骨剂”,也是他们在展现“生活与自我”中的必备精彩片断.
              一、让幼儿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挫折
              真实感知,是指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要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作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孩子对外界刺激所作出反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充分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50年代就提出挫折ABC理论,A、挫折事件;B、对挫折的认识;C、情绪反映和行为后果.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消极反映和人遭遇的挫折本身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对挫折的认知确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原因.对挫折的认知包括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和理解.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二、积极探索提高幼儿抗挫能力的途径
              我们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以积极发态度对待挫折,以顽强的精神走出逆境,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学习战胜挫折的本领,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探索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利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
              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学会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培养爱劳动的习惯,练习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我们班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不再帮忙,让他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既提高抗挫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当然,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因此主动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野营、探险、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例如:竹林探险就是结合我们中班秋游活动展开的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一次探险活动.孩子们需要和小伙伴一起,深入浓密的竹林,寻找地图,然后通过拼贴地图,找出偷猎者的所在地,并和偷猎者展开一场“生死搏斗”从而营救小动物.在活动中,孩子们要战胜对丛林深处的恐惧,战胜地势的凹凸不平,战胜偷猎者的“武力攻击”,在这种情境下,大部分孩子不怕困难,不退缩,合力完成任务,而胆小的孩子在如此氛围中受同伴们的影响,也积极地投入到“战斗”中,他们忘记了“恐惧”、战胜挫折,顺利解救了小动物.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给我们许多启示:夏天让孩子赤足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锻炼,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等等.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大姓公益活动感激不尽

                        • 上一篇:6岁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案例
                          下一篇:幼儿园孩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