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不同年龄班有哪些不同的要求?请结合具体的美术欣赏教育案例展开说明。幼儿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纵观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名画如群星璀灿瑰丽多姿,作为幼儿进行美术欣赏的引导者启发者,该如何在这浩瀚的艺术海洋中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呢?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在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内容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些作品的内容必须能够为幼儿理解和接受,其色彩和形象等必须能够为幼儿欢迎和喜爱,其艺术境界必须能够使幼儿感到亲切和惊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2、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不要根据个人的欣赏趣味,而要根据欣赏教学的目的来确定作品的形式。这些欣赏的对象,不仅应该有美术作品、工艺美术品、玩具、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等,而且还应该有古今中外的,尤其是本民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3、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为幼儿选择的美术欣赏作品,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内容健康明朗,充满蓬勃向上的精神,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其次,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和谐,线条流畅优美,构图新颖别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中班美术欣赏的内容:主要包括: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等)、自然景物、图片、儿童画册、玩具、节日装饰及环境布置等。大班美术欣赏的内容:在中班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幼儿进行欣赏活动;欣赏幼儿可以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并在课内、外引导幼儿学习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时我们也有各自的要求:(1)小班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要求: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进一步感受、理解美术作品类的事物的过程。教师必须给幼儿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幼儿把自己对所欣赏对象的感受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对培养幼儿的艺术感觉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随着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步要求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并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欣赏对象的简单描述。(2)中班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要求:引导儿童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儿童欣赏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能理解的成人的美术作品、同伴的美术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装饰、环境置等,产生与作品等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他们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引导儿童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3)大班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要求: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美的能力。 引导儿童了解作品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附教育案例: 二、当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指导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和自己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实践提出你的教育建议。答:当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指导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组织模式呆板:通过调查,开展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时,只注意美术作品的一些表面问题,过多指导幼儿、牵制幼儿思维。欣赏内容单一:调查发现,许多让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内容单调,一般是名画欣赏和幼儿同伴的绘画作品欣赏,很少涉及其他领域。活动不完整,缺少科学的评价环节。有些教师让幼儿进行模仿或创作,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评选,挑出几幅画面整洁“像原作”的就算万事大吉,其实这样的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不完整。同时教师的表扬经常千篇一律,都是“很好”、“很漂亮”,过于表面、笼统。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了墙上,看上去是欣赏活动的延伸,但更多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反思上述教育行为,在整个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未突显出来,整个欣赏活动就是教师一个人自编自导,最后的结果就是希望幼儿能画出与所欣赏作品相似的画。这是美术欣赏教育的一个误区。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在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理解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因此要一定的实施步骤和组织方法:1、整体感知:引导幼儿整体感受,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2、识别要素:通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线索,引导幼儿发现作品中的点、线、面、形、色等要素,让幼儿接触到美术知识,了解一些美术专业术语,如平衡、对称等。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与欣赏作品对话,如在《哈里昆的狂欢节》作品欣赏中,我通过与幼儿的对话“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想象,有的说看到了老鼠;看到了人;看到了蚊子;看到了鱼和虾……对这些动物的情绪观察还比较欠缺,这时我及时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他们里面谁是高兴的?”这下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起来了,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出动物们都很高兴,他们在唱歌、跳舞、做游戏非常的快乐。接着我又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人会不高兴,而小动物都很高兴呢?从而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活动过程中,我根据幼儿的反映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像,层层递进地与幼儿对话,幼儿对画面的欣赏也更感兴趣,想象的过程也愉快而丰富。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幼儿与作品的对话,更好的诠释作品。3、形式关系分析:将感性转化为理性的一种分析,探讨色彩、形状、线条与人物心理的关系;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解决的不仅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的问题,还有“作者是如何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问题,即对作品背后的意味、情感的把握。4、深入体会:再回到整体,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进行。5、心理回忆和构思:既是欣赏环节的结束,也是创设环节的开始,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回忆已欣赏过的视觉印象的方法。然后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从而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6、创作:欣赏后的创作有助于儿童迁移欣赏经验,强化审美情感体验,学习借鉴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效加深对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7、作品评议:创作之后的评议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另外一种欣赏活动。评议应以自评和互评欣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可以把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角中进行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谈论和评议;并请小朋友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而不说是最好的)一件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便于儿童把对名作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伴们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来,也使儿童有一种自豪的体验和成就感。中班美术欣赏活动《星夜》 《星夜》是梵高的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流动的线条(波浪线、螺旋线)生动地描绘了星夜蓝色的夜幕下,星月灿烂,彩云翻滚,大树卷曲旋转着向上升,让人感到生命的运动,宇宙的不停运转。整个画面倾泻着画家渴望生活的满腔热血,洋溢着画家激荡而顽强的生命力,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愣神习用珲春

                        • 上一篇:如何正确欣赏儿童美术作品
                          下一篇: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具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