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

              1.幼儿期的孩子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个体。 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发育水平上一定是正常的,这包括智力、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甚至也包括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 一个心理上健康的孩子,他的行为表现应当与同年龄孩子相当。比如注意力明显比同龄儿童差、控制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者,心理上不能算健康。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预防。 提前预防比早期干预更为重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预防,其次也要对幼儿心理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传统观念是在幼儿问题行为出现之后才进行干预,而我们认为早期预防更加重要。从生命全程观的角度来讲,早期预防可以防患于未然,使儿童在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过渡期都能健康发展。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促进。 不仅仅是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要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强调家长和教师从正面对幼儿进行帮助、回应和养育。这其中包括了对家长、教师等养育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也包括了对幼儿自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4.幼儿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 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 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规则。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孕期音乐胎教大做听到

                        • 上一篇:怎么写教科研活动幼儿个案分析
                          下一篇:孩子不爱睡觉怎么办案例分析幼儿园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