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读书报告。关于《儿童心理学:0~8岁儿童的成长

              链接:

              提取码: pehg 心理学可以告诉你,人一生发展的脉络。可是,一万个孩子,就有一万种花样。养孩子不是做完型填空,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知识不是万能药,学会灵活运用,才是通往高效能父母的必经之路。该如何找到那条通往孩子心里的路,找到问题所在?    

              一. 引言引言里开宗明义,说明个体心理学着重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强调,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是实践知识。特别说明,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 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提出心理补偿的概念,认为所有儿童天生都有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自卑感和补偿机制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作者提出三类有明显补偿性性格特征的儿童:天生有缺陷的,受到严厉教育缺乏关爱的以及被溺爱的儿童。 引言中将社会情感的发展作为儿童心理正常的标志,提出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并提出观察儿童在入学时的表现是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的好方法,以检测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为了了解真正的自我,作者在引言中提出了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个体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或者说对交朋友和拥有社会关系的态度。所谓超越自我的你-我关系。第二是个体如何运用自己的一生,即个体在社会分工中发挥的作用,或者说职业愿景。所谓人-世界(即地球)的基本关系。第三是两性关系,是“如何和异性相处”的问题,也是性别认同的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相互关联。个体心理学认为对社会有好处的事就是“正确的”。 【这三个问题问的好,是每个人认识自己必须要问的,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能回答。“认识你自己”镌刻在希腊神庙上,也写在每个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心里。一个人越早回答这三个问题就越能早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最后,作者总结并统一了个体心理学的框架:把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看作其发展的检测器,从中看出儿童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同时,也会发现儿童向上努力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程度。所有这些相互交织,相互关联,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裂的统一体。 这个框架是由现象到心理本质的推理,反过来说,因为个体拥有顽固的不可分割的心理统一体,自卑感和补偿机制也是天生存在的,这些心理特征反映在个体的社会情感上,对新环境适应程度是检测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良好契机。 从引言部分可以看出,个体心理学认为健康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拥有适当不过分的自卑感,补偿机制仅在一定程度(不增加心理压力的程度)发挥作用,在新环境适应性测试中表现良好。最终,能够形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自我认同。 【凡事都是一个度的问题,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人们之所以有心理问题是追求优越过度的问题。】 二。人格统一性作者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看人格统一性,强调儿童的任何行为都有其人格一致性,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现象看待行为本身甚至采取行动。这似乎是精神分析的基础。 作者提出“心理目标”的概念,认为“心理目标”在童年早期(2~3岁)就形成了。这个目标总在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目标一旦确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会在不同程度上约束或控制儿童。儿童会以行动落实目标。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就是所谓性格,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个体的行为“一以贯之”。 【人格一致性,用一句成语来讲,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人生的各种决策都由基本相同的人格来决定,各种决策组成了命运。】这一部分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为什么“惩罚无用”,以及一个男孩“懒惰”背后的原因。 “惩罚无用”在人格统一性之下很好理解,惩罚总是针对某一具体行为,并不深入探讨行为背后的“心理目标”。“心理目标”没有改变,犯错的动机没有消失,自然就“屡教不改”。“惩罚无用”这一理论上清晰的结论在实践中却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家庭,学校里仍有各种不问缘由的惩罚,看似“教育”,“纠错”,实际上没有找到错误原因的措施是南辕北辙。 【惩罚作为传统教育方法古今中外无不广泛应用,只能说心理学是一门太年轻的学科,影响范围实在有限。人们无意识地受直觉指引,想当然地认为惩罚就是让受罚者记住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显然,低估了人心理的复杂程度。人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并不是来自于“记住”或者叫做“道德”,而是来源于人格或性格。】作者对一个男孩“懒惰”现象进行分析。那个男孩8岁之前表现都不错,随着妹妹的出生,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暴自弃,懒散拖沓。他的嫉妒心明显,总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家里,俨然一位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利达8年,突然被罢黜了王位。他拼命地想夺回自己的王位。当他面临毫无准备、又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只有他独自挣扎着去应付的时候,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用这种恶劣行为赢得妈妈的关注。 【赢得关注这一点在各种育儿书中高频率出现,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要赢得关注,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人的关注。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和词相关。】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儿童开始上学时,一个只习惯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的小孩,突然面临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境:学校里的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小孩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则期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正常的生活方式。冲突不可避免,必然反映在小孩的行为上。 【独生子女的孩子在开始上学时心理落差很大,家里一堆大人围着转,学校里几乎没有特殊关注。家庭中完全没有竞争,到幼儿园充满竞争,不清楚青豆是怎么进行心理调适的,刚上幼儿园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不想去之后,也就习惯了上学。幼儿园有限的几次开放日里,我看到青豆举手想回答问题未被老师点名又放下,在一群人中有点胆怯地回答老师问题未被注意,都是正常的不关注。】作者强调家长和教师要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仅仅是针对错误行为的惩罚。 三。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除了人格统一性以外,另一个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追求优越感和人的自卑感直接关联。个体心理学不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但是仍有其生理基础。心理学实验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下,儿童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后,这些感觉反过来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于是,儿童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水平。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定的越高。由于这些目标常常超出了人本身的能力界限,而小时候儿童能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便刺激他们设想自己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越是自我感觉脆弱的孩子越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以前并未看到对追求优越感的深入分析,更没有给予追求优越感这一概念如此重要和基础的地位。顶多是作为问题的一项单独分析嫉妒。】追求优越感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个体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来发掘他的全部野心。如果自我肯定的愿望过于强烈,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甚至怀有阴暗心理,希望竞争对手遭遇不测。 【嫉妒倒是儿童中常态,我亲眼所见2岁儿童看到同伴和别人玩了,就把别人推倒。没有理论分析,只是就事论事。青豆在幼儿园时说某某不和他玩,就是因为某某和别人玩了。对友谊的竞争和嫉妒也是追求优越的一种表现。】作者特别提到考试。对追求优越的孩子来说,考试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能轻而易举地暴露他的“价值”。强烈追求优越的孩子的自我满足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优于竞争者”。如果他们接二连三地“受挫”,就会逐渐丧失勇气,面临新的情况时就会退缩。 【就我自己体会来讲,当众被公示自己不好的成绩还是很紧张的。】个体心理学根据儿童在追求优越方面程度的差异,对其进行简单区分。一少部分是正常的。这些孩子将对优越感的适当追求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取悦老师,遵守秩序,表现为好学生。大部分儿童都过度的追求优越,并将这作为首要目标。表现为雄心过重。从心理学上讲,这是错误的。过分的雄心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总想在学校名列前茅。他们把生命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超越别人,甚至根据这个来安排生活。这种类型的孩子和同伴不能友好相处,跟同学接触越多,他的“优越地位”就越不安全,他就越没有信心。信心越不足,雄心越重,压力就越大。这对儿童的正常发展非常不利,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应在书本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应该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多和同伴玩。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个不同在于,社会学认为大部分人是“正常”的,而心理学一般认为大部分人是不健康的。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只是程度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心理学上定义的“健康”是心理舒适,和社会学中定义的人的“成功”有所不同,现实中有大量的有心理问题的人取得成功,给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看书时要注意作者的背景。 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以竞争为主,对大部分孩子的成长是多么恶劣的环境!有些教师用排名的方式激励“后进生”,殊不知,这些落后者中有多少信心不足者,教师的刺激会让信心处于警戒线的孩子方寸大乱,陷于明显的愚笨状态。这种方法是教育上的本末倒置。】 作者从追求优越这一心理事实出发再次分析了“懒惰”现象。 乍看之下,懒惰似乎与追求优越矛盾。我们责备懒惰儿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表现出追求优越的渴望和雄心。个体心理学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懒惰儿童正在享受懒惰的好处,或者说懒惰是为了缓解他们在追求优越受挫时的处境。人们可以把他们的现状归因为懒惰,从而保护他们不受到“能力不足”的评价。对这些非常在意优越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成就补偿。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如果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句式让这些孩子生活在保护网上,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面对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如前所述,懒惰只是一个行为或现象,再严厉的惩罚也无法让懒惰的孩子勤快起来。如果懒惰的孩子发生了转变,那一定是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 作者总是强调,对待孩子要抱有温和理解的态度,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可是,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家长和教师了解问题孩子的心理隐情呢?一代代的孩子,就在这样的错爱中长大。 【从小到大,我们听惯了某某“就是懒,如果不懒,如何如何”,我们对“懒惰”现象懒于深入思考和刨根问底,简单地以为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执着地教导孩子要“勤快”,可是懒惰和勤快都是孩子心理历程的结果,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孩子怎能说勤快就勤快呢?教育者首要地是要理解被教育对象,教育者要放低自己的地位,谦虚地去了解,温和地去影响被教育者。可是现实中教育者总是站在“正确”地一面,更多的是道德说教,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四。自卑情结及其应对对自卑情结的研究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按照以下框架分析。 1. 概念自卑是指低估自己的能力。自卑情结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达到人无法承受的程度,它促使人去寻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自卑情结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从而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成就补偿的观点也是在这本书第一次看到,仔细想来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实例。自卑最大的后果在于不再努力。】个体心理学关于自卑和自卑情结的基本观点:1)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密切相关2)自卑情结者表现为怯懦的性格特征,总是受别人意见影响,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3)自卑情结者丧失了信心,会从现实中退缩,在对生活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4) 自卑情结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怯懦的生长环境【很多人认为自卑的性格是天生的,我认可作者关于生长环境比先天条件对自卑的性格有更大影响。】5)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一个重要事实。 【别人的视角在理解沟通中很重要,客观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的对象怎么看。】2. 自卑情结的表现教育者需要观察儿童的表现以判断儿童的自卑情结,儿童基本上不太可能通过回答问题方式让我们了解他对自己的真实评价。个体心理学从实验和实践出发,总结出如下自卑情结的表现。1) 不敢正视他人,躲闪的眼神表明他们想从伙伴中退缩出来2) 说话时的唯唯诺诺,表现出不能应付处境的胆怯和自卑3)要么退缩胆怯,要么咄咄逼人。这两种表现从表面上看截然相反,实际上都是出于相同的原因,都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咄咄逼人是自卑性格的反应,因为担心正常的表现不足以吸引别人获得认可。】4) 欺凌弱小或陡然提高对弱小者的友善来补偿其无力感【无力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自然地需要补偿。这在孩子的集体生活中很常见。】5) 有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6)是否会运用数学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之一,同样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还有写作、绘画、体操、舞蹈等。【第一次看到数学和自卑的联系。个人体会,写作给人安全感。】7)儿童在学习游泳方面是否有障碍是自卑感的一个明显表现。【也是第一次看到游泳和心理的关系,想想应该是有道理的。】8) 孩子是否制造了太多麻烦9)儿童是否会因为被取笑而灰心失望,一些孩子能忍受别人的嘲笑,另一些会因此丧失勇气。他们回避困难。【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怎么应对被嘲笑是个大课题。以前看过一本很好的书《如何让孩子面对嘲笑》,笔记链接】10)孩子对学校的态度,是否磨蹭拖拉或拒绝上学11)孩子是否懒惰【懒惰是明显征兆。】12)与家庭物质条件较好的儿童相比,出身贫困的儿童会有匮乏不足的感觉。【匮乏感对人生潜移默化影响巨大,主要是彷徨纠结. 博主Dr. Bing有很多文章是关于匮乏感的。】13)孩子如果到了15岁还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那么他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这是一个常识,从名人传记里总会看到伟人们总是在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人生越主动就越容易成功。】3. 教育者如何提供帮助简单地说,教育者首先应该理解个体心理学关于追求优越,关于自卑情结的基本概念,能够意识到由于人格统一性片面地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教育是徒劳无益的。成人从自身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并不重要,成人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错误判断。 教育者要善于从各种现象中发现孩子的自卑情结,并小心翼翼地避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或惩罚。相反,教育者应该准确地向孩子指出他的动机。比如,当孩子有不好的表现,如希望通过“人来疯”似的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时,教育者要抓住时机告诉孩子“别人的评价没那么重要”,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才会帮助孩子理解他的处境以及他的错误判断。 教育者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鼓励孩子独立地克服困难,当孩子取得成就时给予适当的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就感,增强信心。 五。社会情感这一部分的理论较少,文中描述也和前文有重叠。作者指出,社会情感和人对优越感的追求在心理上拥有相同的内核,可以认为是一件事物分别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的不同分析。如果一个儿童为了追求优越感总想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确定,他更缺乏社会情感。 文中提到道德的作用,因为社会情感涉及公与私的问题,心理学认为道德说教对人想法的改变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教育者不要依赖道德手段。 作者分析了家庭中长子、幼子和独子的不同表现,在一个竞争环境中,由于他们获得“权利”或“关注”的时段和方式不同,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历程。作者反对对儿童的过早教育,认为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自己会形成自己一定的规则或程式,以此来指导他的行为并据此对不同情境做出反应并逐渐固化,作为指导日后人生的准则。 作者还提到一种儿童特有的二分法现象,好或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这是儿童不成熟的表现,也是他们在追求优越感上更易走上极端。 文中作者多次强调现实的意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要求个体,类似儒家的入世思想。能够将想象与现实紧密结合,教育者要不断鼓励儿童,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断缩小他们想象与现实的距离。 六。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及学校教育准备性测试是个体心理学重要的实践手段,因为人格统一性,儿童在新环境的无法掩饰的表现是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指示灯。如果一个个体处于全新的环境,他就会将处于隐藏状态的性格表现出来。通常来讲,新学校的入学是对儿童进行准备性测试的好时机。可惜,我们通常都没有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入学时心理表现的记录。 我们可以观察儿童的态度、行为举止、神情和倾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以了解他和教师、同学的配合程度,以及是否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个体心理学也注意到,孩子如果得到教师的宠爱,一般情况下都会成为好学生。 作者特别强调,仅仅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和判断一个孩子的标准是愚蠢的做法,相反,学校成绩报告应该被我们当作儿童目前心理状况的一种反映。有趣的是,心理学家为了说明智力测验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如果让孩子不断研究这种类型的智力测试,直到他们找到应试的窍门和需要做的准备。孩子就可以取得进步,在以后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也算是应试教育的心理学依据了。 作者提到学校日常教学的负担是否在儿童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过重的负担会让孩子力不从心。个体心理学认为,过重的负担对儿童成长不利,学习知识和人格发育应该而且也能够兼顾。学校应该以此平衡作为目标。 作者提出学校是一个竞争环境,一个事实是孩子更清楚谁的拼写最好,谁的画画最好,谁的运动最好。他们可以很好地相互打分。有些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如别人”,孩子的成绩单更多地反映了心理态度--有些孩子在遭受挫折之后就不再抱有希望。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及时指出孩子的认识错误。 作者提出教师应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在差异中找到自信。 【作者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在几十年后仍然有价值,他所看到的学校的问题几十年来并没有解决。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从心理学上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作为家长,怎么平衡整个大环境不利的一面,怎么在应试和健康的心理发展中找到中间路线,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七。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首先是经济因素,有些贫困家庭总是笼罩着一种痛苦和悲伤的情绪,他们的心灵总是感到压抑。疾病通常也会对孩子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印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要活得有价值。 【贫穷最大的坏处在于认为人活的没有价值,从而丧失前进的勇气。】另一个环境“暗礁”是家里的熟人或朋友,出于大人的社交习惯,他们通常会给予孩子不切实际的赞扬,会使孩子错误地自负起来。孩子的祖父母通常带有一点悲剧色彩,老人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弃,就通过对孙子孙女教育的指手画脚来想方设法地证明他们的价值。他们对孩子体贴入微,溺爱纵容,但这种方式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我们不能伤害老人的感情,但是必须让他们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不是任何人的玩物。 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完全来自于家庭环境,如果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他们对待外部世界会有一种敌意,这对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孩子在3岁时就应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 关于儿童读物的选择,作者认为要对童话故事进行筛选和说明,要让他们明白虚构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距离。教育者应该用价值观对童话故事进行过滤处理。 关于玩具的选择,一条原则就是玩具应该能孩子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比如自制玩具就会比那些现成玩具要好。 总之,全书论述了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社会情感,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用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方式解读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给出了切实的策略。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农庄幼儿问题行为干预的策略怎样给孩子选择特长班

                        • 上一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问卷(100小学生)
                          下一篇:求国际贸易买卖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