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

              1、定人观察,班上两位教师每次各可选取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教师跟随他们更换区域内容,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创新性、专注性及兴趣等方面的情况

              2、定点观察,班上两位教师分工负责,各参与到某个区域中,以幼儿个人或自然形成的小组为对象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该区幼儿合作和使用材料等的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材料。

              3、幼儿自我记录法,各区域张贴一张幼儿活动记录表,用来记录幼儿在该区完成活动的情况,教师通过表格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幼儿在这里做了什么,是分几次完成的。

              4、多种记录形式结合。

              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观察以后不能忽视进行记录,如果只是单纯的观察,很多重要的细节、很多的教育契机会因为过了一些时间而被遗忘,失去了引导和教育的时机,所以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把观察的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在记录时可以采用多种记录形式结合。

              文字的形式。用文字地形式详细地记录幼儿活动情况,一些特殊的表现行为,幼儿的情绪态度等

              表格形式。这种形式比较的方便,班级幼儿人数比较多的时候想在短时间内了解幼儿的情况时,只靠文字观察记录就比较难,就可以借助表格形式进行记录。如:幼儿的进区情况就可以用这种表格,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娃娃家有谁?各个区域中都有些谁?谁哪个区域不经常去的等等。

              照片或DV的形式。这种形式更加具体形象的记录了幼儿在活动中地一些情况,这样的方式是幼儿活动情况地再现,采用这种形式在对幼儿活动后的评价能起很大的作用。

              教师对指定区域观察时,把幼儿在该区时对某个材料的使用情况详细地记录,然后在最后评价中再现给全班幼儿看,可以把别人的经验进行分享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

              扩展资料: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模式不再统一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第五章第二十六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

              一、活动中存在的共性不足:

              有的班级区域空间没有体现。

              班级的区域材料比较单一、不丰富,没有体现层次性。操作价值不高。

              幼儿在区域中游戏操作时,教师观察不够,多个班级没有记录表,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老师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理解和把握度不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个别幼儿的需求教师没有及时介入给予帮助和支持。

              教师在区域评价中比较笼统,没有针对性,启发式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建议措施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用玩具柜、地垫将区域空间区分开来,也可以利用到走廊、过道进行创设空间。

              1、区域设置,适合幼儿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可以为孩子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如小小的“自然角”里,盛开的月季、君子兰,嫩绿的蒜苗、胡萝卜苗,再加上奇形怪状的小石子,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区”里,天平、量杯、地球仪、放大镜等都成了幼儿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操作器材。

              尤其是师生共做的“天平”,吸引了不少幼儿的注意,它是由一个饮料瓶和一个旧衣架巧妙组合而成,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平衡、并且幼儿通过多次活动逐步发展出“比重量”、

              找支点”、“做平衡物体”等内容,因此扩大了平衡的内涵和外延,从这里可以更多的发现孩子们智慧的萌芽、创新的火花。

              2、区域创设,具有弹性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如学习《物体的弹性》,我们应该为幼儿准备一些气球、皮筋、弹簧、皮球、棉花、和海绵等东西,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弹性的秘密。

              1、定人观察,班上两位教师每次各可选取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教师跟随他们更换区域内容,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创新性、专注性及兴趣等方面的情况

              2、定点观察,班上两位教师分工负责,各参与到某个区域中,以幼儿个人或自然形成的小组为对象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该区幼儿合作和使用材料等的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材料。

              3、幼儿自我记录法,各区域张贴一张幼儿活动记录表,用来记录幼儿在该区完成活动的情况,教师通过表格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幼儿在这里做了什么,是分几次完成的。

              扩展资料

              为分析投放材料与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做出调整,观察记录时必须进行反思。如:在结构区幼儿合作建构城堡,要求幼儿分工要细,并记录在计划纸上。

              在观察记录中,教师根据幼儿建构的情况加以反思,觉得幼儿兴趣发生转移时,还是要顺应幼儿的兴趣,但为了不让个人影响到集体计划,可另外开辟一个场地,让幼儿充分自主地玩。这种反思便有利于接下来区域活动指导的完善。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幼儿个案分析甜甜流程攻略

                        • 上一篇: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题目二:您常用的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