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是如何通过心理操作和实

              咨询记录 · 回答于

              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和美术欣赏教育3部分,它属于普通艺术范畴,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它体现了情感教育、创造教育和操作教育。

                情感教育 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那样地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幼儿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色是自 我中心,因此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使僵死的无机世界生命化。这种移情作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而美术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美术作品,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审美特征,促使他们内心情感与美术作品所表达的生命运动的力的模式达到同构,满足其审美情感的需要,产生审美愉悦,增强他们对审美感受的敏感性。在美术创作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用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美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并由美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世界,按照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将他们感受世界达到审美能力转变为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成为行为的一种内在自我调节,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创造教育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重新组合材料,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幼儿的美术作晶中,他们可以表现出许多打破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这种超常规的、独特的现象,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像力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的有情感的感知,继而是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获得的审美经验的加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活动。而这一过程又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可以说,幼儿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创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私塾适龄遗忘

                        • 上一篇: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象征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下一篇: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