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岁的孩子撒谎,骗人爱偷东西该怎么教育?

              小孩子这个年龄撒谎是很正常的,家长要以身作则,说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经常陪陪孩子,多一起玩玩游戏旅旅游谈谈心,取得孩子的信任,发现撒谎及时教育

              小学生偷东西的心理分析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偷”“窃”行为的态度保持惊人的一致:厌恶。一个家庭,不论贫穷还是富裕,若这个家庭出了“小偷”,其他的家庭成员都会羞于启口。作为一名工作近2年的老师,教学活动中,经常碰到小学生偷窃的问题。相比成人偷窃,小学生的偷窃问题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小学生心智稚嫩,若处理不当,容易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使得学生颜面扫地,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终身之憾。那么,对小学生的偷窃行为,我们该如何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学生,又能从思想上彻底根除呢?笔者认为,必须深入孩子的心灵,理解其偷窃心理,这样才能有助于寻找对策,防患于未然。案例:我校3年级(1)班一男生,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于与其他同学沟通,也不喜欢与同学在一起玩,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被老师点名后回答问题声音也非常小,常常答非所问。在一学期里,多次发现该男孩有偷窃行为,有时候偷家里钱财,有时偷同学的文具、书本,有时甚至去老师办公室偷窃。曾多次与家长沟通,但家长又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导致这个小男孩现在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公认的“小偷”了。小学生偷窃行为心理分析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心智幼稚,其偷窃心理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1.占有心理依据心理学理论,婴幼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常常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随意拿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如果不加注意,缺少必要的矫正,任其发展,久之就会出现盗窃行为。我们学校一个小女孩家长对其过分溺爱,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家长也不闻不问,甚至有时还会鼓励,久而久之这个小女孩拿同学东西就理所当然了,即使被现场捉住也不以为然。2.捉弄别人、自我享受心理我们学校4年级(2)班有一个男同学,家里条件优越,几乎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但他有一个“爱好”:拿同学急需的东西,比如,下节课上美术课,课前他偷同学的美术课本。每次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需要偷的这些东西,只是每次看到被偷的同学焦急地寻找被偷之物时,他就觉得特别开心。对于这个同学,偷窃成为他捉弄同学、朋友并寻找快乐的途径。

              我觉得小学生偷东西,可能是由于他们经历的事情少,有些东西还不太懂吧,可能他们对透这个概念还不是那么的明显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植树节治水怯懦

                        • 上一篇:如何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行为
                          下一篇:孩子为什么会学会说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