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婆婆带,胆子变小了怎么办?

              老人带孩子,尽管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也有一些弊端。老人容易过度保护孩子,不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多尝试,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不愿意或不敢尝试新东西,胆子就会比较小了。建议你多花点时间跟宝宝相处吧,当孩子会行走之后,她/他探索世界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一定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鼓励她/他探索。另外,如果你自己需要上班或很忙,可以找相对专业的工作者来协助你或老人,有些机构现在在提供入户的育婴早教服务,比一般的保姆专业多了。

              孩子给老人带,胆子变小了?难道老人带娃真的会毁娃吗?并不!

              当然我不是来煲鸡汤的,给题主解释一下,为什么娃被毁,不是老人的锅。

              多数人认为,把孩子给老人带,会惯坏孩子,会让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养成种种不好的习惯,其实并不是这样。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胆小?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安全岛。

              就胆小这个事情而已,其实你会发现,如果婆婆在他身边,他的情况会好很多,这就是因为孩子把安全岛建立在婆婆身上--谁给予他依靠最多,他就会依赖谁。

              当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自恋而同时又会遭遇挫折而自卑,此时他们更多的是会向抚养者寻求安慰,从而建立最初的安全感。

              如果这份安全感建立在某些行为上,例如攻击他人,那么孩子一发脾气一伤心就会打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安稳;

              不管他们的行为多么乖张,多么不可理喻,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方向上来:把安全岛建立在某个行为上,前提是孩子年幼。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孩子被婆婆带会变得胆小?因为他的安全感,没在其他人身上,而是在婆婆身上。

              家长可以怎么做?个人并不建议去改变孩子的胆小,如上所述,孩子用胆小这一份性格来保护自己,平衡自己的心理,在这份胆小中他感到了安全,如果强行把他拉扯出来,非但不能让他胆子变大,反而会让他变得更加胆小,甚至懦弱。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这份胆小,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比起胆大包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行事更谨慎。

              性格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特征,它由人的心理需要发展而成。一个小孩没有爸爸保护自己,也没有强大的妈妈保护自己,而婆婆相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心里没有显得那么强大的形象,那么她该如何更好地长大?她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强势甚至霸道,又或者不断退缩退缩,让别人看不见自己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才能从自己身上得到力量,才能寻找到一种叫作“安全感”的东西,至于这种强大是否真的强大,这种安全感是否一种真实的存在,一个小孩是不会有这种思考的。

              请“看见”孩子真正的内心

              不要以为孩子的性格很弱势,她的内心就是弱小的,这恰恰说明孩子的内心坚强。

              你会发现,无论他再怎么胆小,但是他总能面对各种挫折,自己说服自己接受各种事情,也就是我们说的自我安慰,试想,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够强大,那么崩溃才是他会做的事情,而不是自我安慰。

              看到性格背后的心理成因

              小孩有他特殊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但不代表“每个孩子都会用性格来保护自己”。

              比如,内向的孩子内心都比较羞怯,对于和他人交往没有自信,所以会用沉默和他人保持距离,于是我们看到内向的小孩大多沉默寡言,寡言是他们保护自己羞怯内心的一种方式;

              每一种性格都有匹配的心理动机,性格就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内心的。

              不要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

              “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你就会明白性格为什么这么难以改变,因为改变性格不仅意味着改变一种行为方式,更意味着改变自己的内心,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是最难的,因为这意味着不让他做他自己,这会让他痛苦。

              所以,请不要强迫一个内向的孩子多说话,或者一个外向的孩子少说话,请不要强迫孩子改变他们的性格,因为这就是最适合他们内心的性格,拥有这种性格他们才能感到“安全”、舒服和快乐。

              “看见”孩子的内心

              单纯了解孩子的性格还远远不够,这无法让你真正读懂孩子,读懂孩子还要“看见”孩子的内心,看见胆小的背后是坚强和缺乏安全感,看到沉默寡言的背后是对人际交往的惧怕,看到“人来疯”的背后是害怕受到冷落和忽视……当你看到了这些,感受到了孩子的感受时,你就理解了他的行为,进而能够接受(允许)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好”是“坏”,那都是让孩子内心感到最舒服自在的一种方式。

              当你“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你会发现,孩子不再“折腾”了——冷漠的孩子可能不再冷漠,沉默的孩子开始和你交流,闹腾的孩子开始变得安静……当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被允许时,孩子就愿意把真正的内心袒露在你面前,不再伪装自己,而是试着让自己的外在和内心趋向一致。所以,“改变”孩子的性格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要“看见”孩子的内心。

              “看见”孩子的内心,感受到孩子的感受,这是创造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不需要你刻意去做什么,“看见”的力量比任何教子技巧和方法的力量都大,因为“看见”是接纳、关爱、包容和重视,会让孩子感觉到被父母“爱”着,只有爱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孩子不需要再刻意用性格去保护自己,他会变得柔软、温和、平静、热情、喜欢与人接触……

              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有两点:一是指人的性格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环境所影响;二是指人会有意识地改变性格去适应环境或对抗环境,当对外界环境感到不安时,一个孩子也会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以免自己受到伤害——躲在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中,这,似乎是人的本能。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力学执拗照片里的故事

                        • 上一篇:在职场中,应该怎么和领导沟通,既显得自己工
                          下一篇:怎样高情商与亲近的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