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性格所定,只能慢慢锻炼,让孩子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就会胆大的。比如单独到一间没有灯光的房间去,和陌生人打交道等。
孩子胆子小,不敢表达,可能是这3个原因导致的
孩子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胆怯或者恐惧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平时和同学甚至父母说话声音都很小的话,有可能就是有敏感的情绪。
家长如果没有注意到,一味强调让孩子大点声,未必有效果,还有可能让孩子更加害怕和自卑,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提高孩子的自信开始。
平时家长应该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要总用吓唬或者恐吓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这些威胁在家长的眼中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分不清现实与幻想。
经常会被家长说出的话吓到,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怯懦胆小的性格,说话声音都不敢大声。安全感是保证孩子身心 健康 成长的第一要素,时常被恐吓的孩子终日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之中,即使在白天也会惶恐不安,晚上更是噩梦不断,这些都是家长认为“没有什么”的吓唬造成的结果。
同时也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孩子更容易变得自卑害怕与人交往,害怕接触新事物。这种自卑甚至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和 探索 欲。
小时候正是孩子应该精力旺盛充满无限活力的阶段,如果经常被大人的恐吓或者威胁教育,他们就会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家长要知道,越是有效果的“吓唬”对孩子心理伤害就越深,正是因为他们对家长所说的深信不疑,才会让这种教育方式奏效。
吓唬能够换来孩子暂时的安静和听话,但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道理,也不会接受家长的教育。
如果只通过让孩子害怕和不安从而达到听话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有的时候比家长的冷漠更有杀伤力。
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很正常,但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总是处于“被欺负”的地位,时间长了也会变得胆小敏感,不光是欺负别人的孩子需要教育,被欺负的孩子一样也不能只被家长保护在怀中,同样也要接受教育。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不仅是要维护好孩子的权益,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学会与他人和平共处,不能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孩子也是因为不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从而导致被欺负的,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先不要让他们害怕与人交往,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心里不愿意做就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附和。
当孩子对上学或者上幼儿园表现出怯懦畏惧心态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冲他们发火,或者只是说一些“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去,为什么你不去”这样指责的话。
而是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当了解到他平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对孩子说“别人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这样只会激化孩子与周围人之间的矛盾,让他更加被孤立。
大人的抱怨和训斥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因为羞愧感而讨厌与人交往。面对孩子的畏难和委屈情绪,家长首先要敞开怀抱,给他们足够的安慰,先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然后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
在面对自己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很难保持客观,很容易觉得都是对方的问题,所以可以选择找对方家长或者老师谈一下这个问题,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而不是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
相对于倾听,眼下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先搞清楚欺负人的孩子是无心还是恶意,如果对方并非故意,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宽恕对方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内心沉重的压力减轻,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对方是故意的,就要及时找到对方家长和老师沟通,将更严重的欺负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好是两个小朋友当着家长的面握手言和。
孩子之间的事情很多时候是家长越帮越忙,需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事实的基础之上再找对方家长或者老师,建议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只要家长做好他们安全的港湾,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和支持,相信孩子就能够从日常交往中提升社交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支招,教给他们一些反欺负的技巧,这种技巧不是“他打你你就打回去”这样简单粗暴但不能解决问题的做法,而是一些更加智慧并且能够一劳永逸的做法。
根据实际情况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是父母小时候亲身经历使用过的办法,也可以是书上看来的小技巧,不建议鼓励孩子动手,一方面动手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伤害,另一方面会养成孩子暴力的性格,有可能让他从受欺负的对象变成欺负别人的人。
可以正当防卫,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但不能以暴制暴。
胆小的直接因素就是内心的恐惧和胆怯情绪,造成孩子害怕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他们内心敏感,对外界的反应很在意。
如果性格天生内向,孩子说话声音小这个问题就是性格特征,无法纠正只能尽可能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人格魅力。声音是一个人性格最真实的反应,孩子最不善于伪装,害怕就是会音量降低,他没有办法像那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一样说话粗声粗气声音洪亮。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培养出属于他们说话的方式,说话声音不大没关系,只要足够温柔和有条理,别人一样会注意到他。
最主要的是家长要经常鼓励他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和陌生人交谈,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能有底气。
增强自信的方式不是简单和孩子说一说“你真棒”“你能做到”就行的,而是可以从更多侧面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说培养孩子一个兴趣爱好,让他们用自己的实力来获得他人的称赞,这样自信心自然就会提高。
又或者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价值感,并且能多和同龄人沟通交流,也能让孩子增强自信,获得更多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家长不要心急,只有坚持不懈并且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