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问题行为鉴别与诊断的标准有哪些

              如下:

              首先,以幼儿自身为比较标准,与幼儿之前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较长时间存在行为退步,则可能预示着某种问题行为的出现。

              其次,以同龄伙伴为比较标准,与同伴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观察幼儿问题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的程度。如果幼儿的行为与大多数同龄孩子不一致或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其他孩子,则可能预示着某种问题行为的存在。

              另外,使用标准化量表评估孩子问题行为的程度。在使用量表之前,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幼儿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持续的时间以及出现的原因。之后基于观察记录和量表评价的结果,分析幼儿问题行为的程度和成因,以便对症下药。

              针对幼儿的问题行为,如何应对?

              第一,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幼儿的问题行为。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其独有的特点,他们喜爱游戏和模仿,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情绪易冲动。家长要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理性看待幼儿的问题行为。

              一方面,对幼儿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不过于轻视,要认识到问题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幼儿存在某些问题,不要过分指责,更不要轻易给出诸如“孩子有问题”之类的定论,要充分认识到“没有问题儿童,只有儿童问题”。

              第二,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实施适宜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大多根源于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自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家长有意识地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榜样行为,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

              二、再话题中找到了“共鸣”也想要参与讨论
              三、希望你们再聊天的时候不要忽视我

              四、我在游戏中遇到麻烦了,快来帮帮我

              五、在我第一次插话时,你们都很开心,我希望自己可以让你们感到开心


              没教养、没礼貌是成年人在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就是一张干净无暇的白纸,如果家长没有可以给他冠上没有礼貌的标签,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礼貌,更不清楚哪些行为是不礼貌的。

              如果家长可以在孩子第一此出现插话的行为,就给于正确的理解、解读和疏导,孩子是不会有这样的行为习惯的。
              而且很多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大都是因为家长给于了太多关注而引发的。插话只是一个行为、后续我们也会提到吐口水、说脏话等等。


              三个方式处理孩子插话的问题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质疑和共鸣,或需要关注和求助时,第一要素是保护孩子自尊心,千万不要不耐烦或者当面教育甚至呵斥孩子。

              如停下来说:”哎呀,宝宝竟然也跟着在思考呢,你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妈妈一会一定好熬好跟你探讨。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是我和阿姨的,宝宝要等一等。”


              并且事后一定要记得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在私下跟孩子说,当别人正在交流的时候突然插进来会很唐突,如果真的有问题,可以在谈话间隙中提问,可以立刻回答宝宝的,妈妈一定第一时间回答,如果不方便,宝宝就等一等。

              如果你真的很想表达,可以征求一下阿姨的意见。


              2、指出孩子的问题也是讲究时机的

              没有人喜欢在做错的时候,被人指责,但是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做正确是接受鼓励。

              如果孩子有一次没有插话,可以过后跟孩子说“妈妈有注意到刚才你很想说话,但是妈妈看到你忍住了,真的特别棒,你知道棒在哪里么?

              孩子一定摇头。这时候告诉他,因为能安静听别人说话,不打岔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


              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小朋友在插话,让孩子看别人的行为,对孩子进行提问,妈妈觉得刚才的小朋友随意打断爸爸妈妈说话,很不合适,宝宝觉得呢?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强,他会在别人身上看到问题以及思考自己的解决办法。


              3、身教大于言传,跟孩子说一百次,不如做给孩子看一次

              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不恰当行为都是受身边大人的影响,这种”模仿“或许来自父母、日常照料者、甚至路人甲,但是父母的行为,是影响一个孩子最关键的一部分,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待人接物的表率,给孩子做以引导。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长长初等教育营养品

                        • 上一篇: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如何克?
                          下一篇:人物特点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