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岁多的宝宝,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刚开始咿呀学语的1岁宝宝,居然开始挥起他的小拳头发动攻势了,这着实令爸爸妈妈头疼。其实,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他的“打人”还说不上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宝宝打人的原因有很多。这时的宝宝迫切想要表达自己,可是由于刚学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就会通过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有时候宝宝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比如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或者抓了他的头发。“勇敢”的宝宝绝不会客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宝宝到1岁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使宝宝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他像突然之间学会了某种新的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并检验一下实际效果。他打了别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会哭,有的小朋友会反击,有的小朋友去找妈妈。这时他动手打人,多半是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的事物。
              宝宝在几个月时,就有了打人的“动机”,妈妈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妈妈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妈妈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甚至亲宝宝的小手,宝宝就会觉得自己打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此形成了习惯,使他认为打人是一种好玩的游戏。
              另外,在宝宝的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他常会发出“哒、哒、哒”的类似“打”的发音,并且小手还做着拍打的动作。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动作做了错误的引导,就可能导致宝宝喜欢打人。
              宝宝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如在他饿了、累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爸爸妈妈如果没有及时满足他,他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妈妈。1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这时他的心情肯定会变坏,于是宝宝“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请简述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那些新颖多变、活动,刺激强烈的因素又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使得幼儿对更多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方法,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
              心理表现: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独特性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少儿

                        • 上一篇:小班幼儿安全需要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幼儿食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