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幼儿社会发展的要点

              主要内容是基本社会化,包括,扮演性别角色,以及学习道德。基本途径,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问题答案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 提高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能力
              3、知识:
              ⑴、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⑵、懂得为社会做贡献。
              与人多多交往,体验世间冷暖!

              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你好:
              要想培养亲社会行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就要融入小团体。所以,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团体可以接纳你。群体间的成员,当他们的接纳程度越高之后,与社会的融入度就更高。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亲社会行为的存在。
              不过,很多人认为亲社会是一种正性积极的行为。它指的是可以和社会积极接触,并按社会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来为人做事。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意思。社会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既可以包括单纯的人,也包括了社会的文化,习俗,政治,民风等。但是,书上的概念强调的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标准的顺从程度。我们总觉得那些可以按社会要求来作事的人,就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度比较高的人。那只是作为一种道德判断来描述罢了。但是呢,社会的存在不是一种统一而单一的模式,它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区域团体,不同的生活或者工作群体等来共同构成的。所以,很多时候,亲社会行为,只是指的我们在自己所生存的这个团体里的被接纳与接纳团体的程度。因为我们只有既接纳了这样的团体模式,同时又被团体所接纳时,我们才会拥有这些我们认为的亲社会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不是一种性质的判断,就是指,它不是对行为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对一个人团体生活状态的描述。这就好比孤立这个词,本身并没有性质差异。一个孤立的人,并不是一个坏人,也并不是一个好人,而只是一个人的一种社会生活习性的描述。
              因此,从以上的描述当中,我们便知道了,不去判断团体的优劣,毕竟,存在自身有其自然的合理性。那么,要怎么样开始做到你所希望的呢?第一,观察自己所长时存在的环境中的群体。如果我们无法识别一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当中的成员,成员的习性,成员的习惯,成员的言行举止,那么,我们无法与这个团体有效融合。群体其实并不会一来就接纳一个人,也不会一来就排斥一个人,群体的习惯是观察这个新参与者。所以,反过来对个人也是一样。一个人不可能马上接受一个别团体,也不宜一来就排斥一个团体。最好的做法是先观察一个团体。当我们从一群人当中挑到几个人,并认为他们的某些方面是我们所能接受的时候,也便是我们可以有限度进入群体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慢慢接触你所在意的人就可以。以上说的是第一点。第二点,一种群体一定会有一种社会功能。譬如,工作团队,班组,培训班,就算是一个流氓团伙,都有自己的社会功能。所以,当我们身处一种社会团体时,意味着我们也在其间发挥着相似的作用,或者是承担相似的责任。那么,第二步就是要识别出自己居该团体当中的位置和所要完成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一个团体当中比较容易接纳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譬如,一个学习好的人,往往喜欢和另一个学习还不错的人呆一块。而一个学习糟糕的人,往往和另一个学习糟糕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有相似的生活模式和追求。第三点,表达,模仿和修正。人在一种环境当中,只会有限度地表现自己的一部分真实。譬如,说实话这个问题。有人会说得多,有人会说得少。多与少是一种量的差别,而人们选择的量不同。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为什么有人说得多,有人说得少?因为个人说的方式不同,人际关系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明白自己可以在某种场合可以说的真话大概是怎么样的。我们既可以表露自己的一部分真实,也会向某些具备了某些特长的人学习某些东西,再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看到效果,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模式。从这些过程来看,人们都是从一个观察者,最后到了一个参与者,直到变成一个实施者。亲社会行为的整个过程,与此是相似的。当我们在一个群体当中可以很好地融入,并且学会按团体的标准来行事为人之后,再到其他环境当中,走的过程也是一样的。只是这个过程会有快有慢。
              亲社会行为,不要理解成是善良的,道德的,纯洁的,正义的,公正的行为,那是理想的社会道德追求。它不是一种实际社会存在的行为模式。人虽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对某一种理想社会当中的理想的自己应该是怎么样的人的想法,但是呢,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团体来约束的。在不同的团体当中,我们变得越来越加成熟,是因为现实与理想总是差距很大。而“亲”这个概念不要放得太广,把它收窄一些,我们才会学会有效的行为。因为再“亲”的社会行为,如果不被自己所存在的团体接纳的话,这种行为除了无效之外,还会带给当事者很大的挫折。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在团体内时,不仅识别出团体的特殊性,同时,依照团体的潜规则办事,而在非团体生活当中时,可以按自己所希望的方式来生活。那么,就平衡好了。毕竟,团体的界限是明确的,不允许个人超越团体打乱它们既有的,潜在的规则。当然,另一个折中方案就是,选择自己认为积极的行为来生活,不要求团体按自己的模式生活。虽然别人在开始的时候无法理解和接受,不过时间长了,他们会承认你的积极行为。譬如,在一个班级里,别人都靠作弊取高分,你只靠自己努力学习取得高分,刚开始的时候,对你冷嘲热讽的人不少,可是时间长了,别人会开始承认你的这种积极一面。所以,你所说的亲社会行为,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你认为什么是所希望的亲社会行为。只要你找到了自己认定的标准,并且为此而坚持努力,那么,最后,你便拥有了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这种期望的行为了。毕竟,行为是一种培养的结果,所以,如果这个问题要说得简单一点就只有一句话:“坚持,努力。”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异想天开需要高雅

                        • 上一篇:手机放着一两个星期了,没动过,然后就开不了
                          下一篇:一个小孩小时候的情绪没有被爸妈关注,长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