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个月首先要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比如饿了、冷了、困了等等,对于宝宝的哭泣要立即予以回应,不过建议家长在进行安抚前最好要私下进行沟通,尽量避免出现“妈妈,哭不抱;奶奶,一哭就抱”这样的局面,截然不同的回应只会让小家伙无所适从。2个月以后经常与宝宝产生互动,陪他玩耍,鼓励他探索外面的世界,以促进其认知发展,家长要逐渐让宝宝学会“等待”,想喝奶的时候不妨等上一两分钟再冲,如果宝宝来了脾气大声哭闹,可通过眼神、话语、身体接触等不同方式来安抚宝宝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制止,宝宝只有先找到一个“出口”尽情发泄过之后,才会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3~5岁其实早在宝宝满2岁的时候,他的“小脾气”就已经凸显出来了,一不高兴就大吵大叫,甚至乱扔东西,有些宝宝还可能出现“人身攻击”等一些举动。若在这段时期,没有给予宝宝正确的教养及良好的环境,那么接下来宝宝的“性情”很可能脱离轨道,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另外,有些宝宝也可能存在情绪障碍等一系列问题,比如怕生、话少、紧张,甚至自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能与外界互动,这时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婴幼儿期孩子会有哪些情绪表现?
宝宝很小,当他的欲望满足了就会高兴;反之,比如说饿了,尿布湿了,需要妈妈的爱抚时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宝宝再大些,情绪就会多起来了哦
幼儿常见的情绪情感有哪些?产生这些情绪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婴儿时期主要表现就是哭:导致的原因可能是拉粑粑了或者尿布湿需要更换了、或者饿了、或者需要妈妈抱抱,如果哭得特别厉害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这些需要妈妈注意观察。
如何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进行
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陪伴,以及让他所待在热闹的地方 ,温暖有阳光的环境吧。需要的是时间。
怎样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情绪的变化呢?
多与你的儿子玩这些游戏可以锻炼他的情绪表达、理解和调节的能力,让你的儿子学到更多协调自己和别人感受的方法,尽情地体验各种强烈的情绪,并不断地调适自己的情绪,采用一些方法把不良情绪释放出去。你的儿子总会面临一些很难解决的情绪问题,比如妈妈出差了、小朋友之间吵架了或者最要好的朋友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了等等。为了减轻儿子的痛苦,你可以建议儿子做一些“情绪药片”。这些药片也可以在一些日常生活场景中使用,比如儿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在药店买一些空的胶囊。将它们放到桌上,然后裁20张25x6毫米的纸条。帮助儿子用彩笔、蜡笔或铅笔在每张纸条上写下关于他的情绪的话语。可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生气!”,也可以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我该怎样才能与小朋友和好呢?”如果他还不会写字,让他告诉你要写什么,由你来写,让他用蜡笔或彩笔来装饰纸条。仔细地将纸条卷好,尽量卷紧。打开一个胶囊,将一个纸条塞进去再盖好。找一个空药瓶,洗干净后将标签去掉。让你的儿子设计自己的“情绪药片”的标签。鼓励他在标签上写下用药说明,比如“生气时服用一片。”现在将所有药片放到瓶子中,盖好盖子,包装好,一瓶很棒的“情绪药片”就做好了。可以由你的儿子自己保管,每当他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就找到相应的“药片”,或者把表示“生气”“沮丧”等负面情绪的“药片”埋在树下,表示已经将这种不良情绪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