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内驱力是移情。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和同伴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调、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它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离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世界上存不存在绝对的利他主义者?
利他主义在动物中实际上是存在的,而且有些动物已经将它推向了极致,它们是真正纯粹的利他主义者——完全社会性动物。
完全社会性的动物实际上很常见,而且到处都是,比如膜翅目的蚂蚁,蜜蜂,黄蜂,以及等翅目的白蚁等等。在这些动物的群体中,由职虫品级照料生殖品级的后代,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不正常的,但是仔细想想就会觉得非常诡异。职虫品级的个体几乎完全放弃了繁殖的权利,为它们的父母和同胞提供食物和保护。
这些生物并没有一套道德法律体系去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为什么生物还要互相帮助?繁殖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生大事”,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目标,而完全社会性生物却放弃了繁殖能力来照顾同胞,这样的行为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它有什么用?
许多进化生物学家对此作过解答,比如霍尔丹等,比较著名的是威廉·汉密尔顿的广义适合度理论。它为此做了数学上的论证,比较合理地进行了阐述。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做一个小类比:假设你生活在一个十分危险的世界,每天会有妖怪冲下山捉1个小孩吃(实际上大自然比这还要危险),你有一百个亲兄弟,其中有一个叫小明,其中五十个,包括你,携带有一种独特的基因A,这种基因A会让你奋不顾身去从妖怪嘴里救下你的兄弟,但是与此同时你有1/10的概率在救下兄弟后被妖怪吃掉。剩下的五十个兄弟,包括小明携带基因B,他们看到兄弟被吃只会袖手旁观。
非常不幸,按照概率,十天后你救下了第十个兄弟,然后英勇牺牲了,恰好,你救下的十个兄弟里有五个携带基因A,五个携带基因B,也就是说你个人身上的基因A虽然消失了,你将来可能的后代减少了
。但是对群体来说,四个宝贵的基因A被保存下来,将来携带基因A的后代增加了
。
与此同时,小明应该刚刚好目睹了第十个兄弟被吃掉,此时,虽然小明的基因B被保存了下来,小明的后代增加了,却有另外五个基因B从此消失了,将来携带基因B的后代减少了。
也就是说,基因A造成的利他行为虽然对你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它却保证了基因A香火的延续。在不久的未来,经过几代繁衍后,携带基因B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而利他的基因A却能够传承下来。
所以说,利他主义实际上对整个种群的传承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利他主义这一看起来不符合自然选择原理的行为能够得以进化传承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生物社会的进化远比这个要复杂,除了基因的选择它还会涉及到类群选择,个体直接选择, 亲源选择等等等等,有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社会生物学的有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