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孩子入园常见问题及怎么解决?

              1、孩子在幼儿园哭闹

              刚入园的孩子都很小,分离焦虑很是明显,难免会有所哭闹。不过,正是因为孩子年纪小,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转移,于是,孩子的哭闹现象,在老师组织活动的情况下,会有所好转。

              但孩子看到任何一个家长,都会想家、想爸爸妈妈,所以,为了避免刺激到孩子,各位家长在送孩子到了幼儿园后,一定要马上离开,相信老师,会用合适的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

              2、孩子不愿去幼儿园

              去幼儿园以前,孩子总以为幼儿园就像是游乐场一样,结果去了几天以后,发现幼儿园和自己的想象并不一样,新鲜劲一过,自然会出现剧烈的情绪反弹,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积极肯定、鼓励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宝宝上幼儿园和妈妈上班一样,是件平常的事。

              3、孩子尿裤子或便秘

              就算孩子在家练习过上厕所,孩子也有可能会尿裤子,毕竟5岁以下的孩子,本身对膀胱的控制能力就有限,经常是憋不住了才想起来要上厕所。所以出现状况之后,不问缘由的训斥只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和入园积极性。

              妈妈要先了解宝宝为什么没有及时上厕所:是裤子脱不下来?玩的忘记了?或者想上厕所不敢和老师说?还是不敢、不会用园内公共厕所?针对尿裤子这种情况,妈妈要给宝宝准备几套便于穿脱的入园衣物。提前把备用衣物交给老师,和老师沟通下宝宝大概的如厕规律,拜托他提醒一下。告诉宝宝不要憋尿,及时上厕所才能玩的更尽兴,想上厕所了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尿裤子了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干净裤子。

              4、孩子每天不肯起床

              孩子不肯起床,是不是你每天早上最头疼的一件事?充足的睡眠能让宝宝神清气爽开始幼儿园新的一天,所以,帮助宝宝建立一套愉快的睡前程序,是宝宝良好生活规律养成的第一步。比如一个固定的上床时间、一个暖暖的热水澡、一段轻柔的音乐或一个喜欢的故事等。

              晚上亲子游戏要温和安静,让宝宝能够平静的过渡到睡眠时间。虽然一天没见到妈妈的宝宝格外黏人,也不能心软一次次让步、打乱作息规律。

              5、孩子生病了

              开学季≠生病季!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在家的时候,并不总生病,一到幼儿园就总是生病,是不是幼儿园有什么问题之类的!因为一般来说,孩子到了幼儿园,会因为心里的不适应而造成情绪不稳,免疫力下降,于是部分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会有体重下降、生病等情况出现。

              只要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很严重,那就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多和老师沟通,一起加强孩子的生活护理和心理的调试,一般都会顺利度过难关。另外,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对于小感冒,家长可以在送孩子入园时将感冒药交给老师,老师会叮嘱孩子按时吃药,伴有高烧或咳嗽等其他严重情况的除外。

              3岁宝宝上幼儿园后行为不正常?

              孩子在2岁左右爱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易冲动,力差,对挫折的容程度是有限的。

              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长不允许,为什么不允许,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而4岁以上的孩子,对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还频频哭闹、经常发脾气,其原因大多在家长身上。

              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问题,使孩子养成了好发脾气的习惯。

              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也使家长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

              所以您要想方设法制止孩子哭闹、发脾气。怎样制止呢?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一、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

              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即使在外面也一样。

              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

              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

              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

              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二、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

              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

              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

              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

              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

              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三、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

              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

              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四、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

              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

              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

              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

              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力比较弱。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

              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二、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有一次在商场的玩具部我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个妈妈突然抬高声音说:“上个星期刚过,又要。”俨然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不讲理,我不给他的原因是刚过,不是不给他。我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心虚,不给孩子玩具有什么丢脸的?不就是不,给孩子讲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点走样,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着孩子向外走,孩子则闹着往里拽。妈妈脾气大发,啪啪打了孩子两下,孩子哇地哭了起来。于是,这个妈妈不上分说拖着哭着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中了。有了这么一个好发脾气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发脾气都难。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如: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任性,爱发脾气是幼儿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成人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教师和父母如果平时对这类儿童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纠正,使幼儿无所控制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行为,成为他们要挟老师和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3岁以后,幼儿的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自己地做事情,但是由于能力的关系,再加上幼儿这时候思维上具有刻板性,片面性的特点,会出现所谓的“三岁危机。”因此,这时候的孩子就有些不好管。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爱发脾气,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 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引起发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杨,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如果孩子爱发脾气是由家长的溺爱和迁就造成的,家长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有求必应。 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家长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治眼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有的父母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表面屈眼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对父母产生敌视心理。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家长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它事情。或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父母的反应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父母身上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家长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作父母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当幼儿心情焦躁,乱发脾气时,成人在指出他的错误以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理睬他,让他知道发脾气,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是无效的。当幼儿由于某种要求未能满足而大发脾气时,家长不要采取强硬态度,非要把幼儿制服。这样就如火上加油,幼儿的脾气会更大。成人应该态度冷静,方法灵活,有时要适当给孩子留点面子,找个台阶,让他自己下。 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面前爱发脾气,而在幼儿园或其他环境则表现得比较好,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暂时离开使之任性发作的环境,到亲戚朋友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矫正孩子爱发脾气、任性的缺点会有好处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从小培养幼儿想象力出击怀宝

                        • 上一篇:赞美幼儿园的经典句子?
                          下一篇:六实小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沙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