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
(1)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实施时我们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要求,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文明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也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实施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
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前途理想”教育
前途理想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前途理想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这种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二)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漠漠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己吃,但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么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己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而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三)多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擦桌子了,家长就要使劲的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谁也没有XXX懂事。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还有可能去接着帮忙拖地了。
(四)找些表现好的小朋友作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之间攀比心很重的,当别的孩子做什么,往往他就做什么。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试着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个榜样。比如孩子经常赖床,家长可以说:小明天没亮就起床背诗了,人家可厉害了,没人赶得上他。这样孩子受到激励,会精神起来,要和小明比比谁起床早。
三、行为规范与礼仪教育主要内容?
1、个人礼仪: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2、交往礼仪: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四、中班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
2.爱父母,爱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幼儿园,爱小朋友,遵守集体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4.礼貌待人,能问候别人,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5.会听从劝告,不随意发脾气,乐意帮助弱小和有困难的同伴,懂得礼让,不争抢、吵闹。
6.懂秩序,守规距,起坐轻便,离座时,桌椅、物品要归位,轻开门窗。
7.诚实、勇敢、不说谎,未经允许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8.能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五、如何教育小孩?
步骤/方式1
约束自身树立好的榜样。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喜欢学习的父母只有吃喝玩乐,一个不知道该做什么的父母,一个品行恶劣、行为粗俗、自私、不尊重老人的父母,就不会培养一个好孩子。
步骤/方式2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熏陶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氛围,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步骤/方式3
适当奖励与惩罚。
当孩子做了正确的值得表扬的事情时,家长应给予表扬与奖励,鼓励其继续坚持。当孩子做了不正确的事情时,家长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指正,严重时可适当小小地惩罚孩子。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不然很容易陷入溺爱孩子的情况。
六、大学生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的体会?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通过“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的学习,我对共青团和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创共青团员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七、小孩撒谎怎么教育?
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家长首先要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其次,要跟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撒谎的原因,是否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者出于维护自己的面子等因素,找到具体原因,教育孩子怎样去做才是正确的。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度的惩罚来避免孩子再次撒谎。
八、小孩偷钱怎么教育?
1、切忌“审问”
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2、弄清偷钱的原因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妈妈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经有一个玩具了却还要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九、小孩应该怎么教育?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方法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十、小孩子性教育怎么教育?
其实我们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要遵循着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认知、性意识和性发育水平不同,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不同的年龄阶段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吧!
0-3岁:3岁之前的儿童的性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1岁左右的儿童可以通过面孔及声音分辨男性和女性,2岁左右可以理解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大多数能够知道自己的性别,而到了3岁这些性别意识已经相对发育成熟了。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会有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及器官的欲望,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大胆的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器官了。父母们要树立孩子正确的性别观念,强化孩子的自身性别观念,并在平时的养育、穿着打扮及游戏过程中符合其性别需求。
3岁-青春期之前:这个时期性意识也还是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儿童对性别差异的认识更加深刻及稳定,虽然性器官还没有发育,却会对自己的性器官开始好奇,有的甚至会玩弄性器官。因此这个时期父母除了要继续强化孩子的自身性别观念外,还要有意识的通过孩子自己的身体、绘本或者动画片等形式,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及异性的性器官,消除他们的好奇心和羞耻心,让其学会用看待如眼睛、鼻子等器官一样的平常心来看待自己和异性的性器官,同时每天带孩子一起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并且开始逐步树立他们的性安全意识,告诉他们这些隐私部位一定要保护好,不能让他人看到或者摸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会因好奇心有玩弄自己性器官的行为,家长们切不可责备甚至打骂孩子,而是要按上述方法来消除他们的好奇心,只要没有了好奇心,这些行为一般就会自行消失的。
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经历着第二性征的巨大变化,同时其性心理上也经历着暴风骤雨般的变化,因此这时候的性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而且因为男孩与女孩的变化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内容也不大一样了。对男孩来说,家长要让其逐步认识到:阴囊及阴茎会逐渐增大,阴毛会慢慢增多,阴茎的勃起和遗精是怎么回事。对女孩来说,家长要让其认识到:胸部会逐渐增大,阴毛也会慢慢增多,外阴也会慢慢有变化并会有月经来潮。除了让孩子了解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之外,还要关注他们心理上的波动,最好能让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进行相关的性教育,并结合家长自己的经验来与孩子进行讨论并指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个时期除了性器官逐步发育之外,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性意识飞速发展,而性意识的发展会带来性冲动和性行为的发展:少部分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手淫的现象,而极少数青少年甚至会有性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也应该及早进行相关的性教育:首先要表示理解孩子的手淫行为,其实在西方国家也属于性生活的一种,其次要让孩子清楚过度手淫所带来的危害,并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来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性行为的教育,家长们要及早对孩子进行两性关系及道德的教育,也要让孩子清楚的知道性行为是怎么回事,过早的性行为会给自己及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另外在性行为中如何保护自己也是很必要。
青春后期到成人前期:很少有家长会意识到这个时期还需要性教育。确实,这个时期已经的性生理和性意识已经相对成熟了,但仍然在两性道德,择偶观念,后代养育等更高层次上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此时可能并不需要家长进行具体的教育了,但是父母可以过来者的身份,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子女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