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礼仪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一:基本礼仪
(1)基本动作 :站、走、坐、蹲、捡、如何敲门、门的开关、递接物品的方法、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2)礼貌用语 :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3)个人礼仪 :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叠放、洗手间的使用方法。
(4)基本交往 :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如何接电话、如何打电话、对弱势人群应量力帮助。
二:家庭礼仪幼儿礼仪教育内容、方法。
(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 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
(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
三:幼儿园礼仪。
(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2)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3)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4)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
(5)进餐礼仪: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
(6)午睡礼仪:叠好的衣物有定处、午安礼、睡间礼、起床整理。
四:公共场所礼仪。
(1)行走: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专用通道、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尾随围观、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2)等 候: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不拥入街道之上妨碍交通。
(3)乘车:主动购票按顺序上车、先下后上、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
(4)乘电梯:升降式电梯:不扒门,不划门,先出后进、不强行挤入、不乱按、超载时主动退出,不推不挤、不打闹。
(5)商 场:不乱跑、买计划内的东西、不攀比、不私拆商品、 不私尝食品。
(6)公 园: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持票进入、不折花、不践踏草坪。
(7)遇意外:地震、着火、海啸、恐怖袭击等意外时会报警、会自救、不乱跑、不惊慌喊叫、要沉稳、听指挥、听大人安排。
二、幼儿园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 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
1.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 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 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社会
1.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科学
1.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 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 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艺术
1.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 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 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 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幼儿教育综合知识包括职业理念(占比15%)、教育法律法规(占比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占比15%)、文化素养(占比12%)、基本能力(占比48%)。
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29题,每题2分,共58分;
材料分析题3题,共42分;
作文题1题,共50分。
知识点分布情况
职业理念: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占比10%,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文化素养:占比12%,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基本能力:占比48%,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包括哪些?
幼儿园教育工作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
1、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
2、依据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教育笔记。
3、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情况,认真填写观察记录。
4、指导和配合保育员管理好幼儿的生活和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5、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发挥环境教育作用。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的立项与研究。
7、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8、定期向主管园长汇报工作,并接受其检查与指导。 幼儿园教师工作内容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 1、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 2、依据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教育笔记。 3、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情况,认真填写观察记录。 4、指导和配合保育员管理好幼儿的生活和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5、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发挥环境教育作用。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的立项与研究。 7、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8、定期向主管园长汇报工作,并接受其检查与指导。
五、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
(1)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实施时我们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要求,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文明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也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实施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
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前途理想”教育
前途理想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前途理想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这种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六、上古教育内容包括?
孔夫子的教育,简言之是塑造君子‘仁’的教育。他根据人的天赋、素质、品性和努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提醒,孔子的仁学话语,多见于《论语》、《中庸》、《仲尼燕居》,以及《孔子家语》等。
仁的概念归纳起来大概涵盖了以下素质成分:义、礼、知、信、孝、弟(悌)、忠、恕、让、节、勇、直、恭、宽、敏、惠等.
夫子关于君子的教育则是对上述十七项素质的修养,如何修养或者说修养的总过程,则在曾子所著《大学》中有“三纲、八目、七证”的论述,这里不赘叙。(‘七证’的概 念源自于南怀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
1.仁
礼记中庸记载,孔子对鲁哀公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许氏说文依此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意为人与人的仁爱。综合这两种解释,可知仁字有亲亲的意义,又有好生的意义。
仁,是中国文化中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集待人亲和的用心和方式方法于一体。
仁是对人的。“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孔子把“仁”作为‘形而下’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集义、礼、知、信、孝、弟(悌)、忠、恕、让、节、勇、直、恭、宽、敏、惠等内容于仁之一体。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仁的主旨是“爱人”,从积极地方面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从消极地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2.义
义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指人的行为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
其实义正是礼的内在标准。义在《中庸》中的解释是:“义者,宜也”。
义的首要原则也是别、区别,因人而异。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在《论语.里仁》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阐述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孔孟都把“义”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
董仲舒认为:“《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又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将仁与义的概念从使用的方向上作了明确的区分。
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
七、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幼儿园涉及到的明显的数学方面的内容有:
1——10数字的认读、书写;1——10的分解与组成;物品的点数、一一对应、排序、找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时间的初步认识;货币的初步认识等等。一节数学教育内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制定要以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可分为教育目标、情感目标等;目标的制定要以幼儿情感发展目标为重;
二、活动重难点:活动重难点的确定以活动目标为依托,结合本班大多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确定;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经验(认知、情感等)准备;
B、教具准备;
C、幼儿操作材料准备;
四、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以目标的制定为依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既考虑到多数幼儿的发展需求,又要顾及到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环节的过渡要顺畅、自然;一节成功的活动课是和孩子们一起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收获、成长;
教师的介入不要过多,也就是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真正的主人是孩子们,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八、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感知与欣赏,学唱歌曲,律动,乐器使用(如节奏,强弱等)音乐游戏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幼儿园教育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
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
依据学前科⼯作重点与幼⼉园⾃⾝的发展需求,我园以研究教学为基本思路,以《幼⼉园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提⾼我园教育质量
十、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为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企业应从各层级员工日常容易做到而又常常违反的安全行为人 手,即从上下楼梯安全行为、驾驶和乘车时安全行为、管理人员深人现场时的安全行为、 厂房内行走安全行为等方面强制规范,逐步塑造和培养员工的良好安全行为和自我保护的 安全意识。
(1) 岗前五项准人行为规范。
员工上岗前,先进行应知应会、劳保品佩戴、持证情 况、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五项确认,确保上岗前符合安全准入要求。
(2) 准军事化排班与岗前安全宣誓。
排班时,按照准军事化排班要求排班,并进行 岗前安全宣誓。
(3) 交接班行为规范。
交接班工作在现场进行。
交班人员要把当班设备运行情况、 工艺指标、异常现象及处理结果、上级或调度指示和指令、相关安全生产原始记录一一向 接班人员交接清楚,接班人员要逐一复查确认。
(4) 厂区、厂房员工行走规范。
厂区道路行走要走人行通道,靠右侧行走;上下楼 梯必须扶扶手;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厂房行走要走安全通道;驾车、乘车人员要系安 全带。
(5) 行为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