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的危险性。
2、教育孩子不要爬到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应及时告知孩子这是有很牢固的保证措施下才能做的,不要模仿。
3、教育孩子不要在厨房里玩,因为厨房是一个不安全的场所,火炉、热锅、刀叉等等,都容易造成危险。
4、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或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点交通知识。
5、教育孩子不可独自去公共场所、乘公共汽车、看电影等外出活动。
6、教育孩子当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应大喊“救命”并赶快逃走。
7、教育孩子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静暗处。
8、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并教导他这样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9、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幼儿应注意哪些安全常识
不管有多么优秀的幼儿园,如果让孩子受了重伤,或者让他溜出所外,都是不能允许的。如果孩子能走到外面去就必须注意关紧大门,每次有人出入,都应检查门是否关牢。 不满3岁的儿童在二楼时,要在门外的楼梯口按上木栏杆。屋子里的滑梯,每天早晨都应检查一遍。孩于快要回家时,除非他母亲来接,否则,不要把挎包挂在孩子肩上,因为曾经发生过因挎包带挂在滑梯上而使孩子勒死了的事故。并且也要注意防止孩子逃出院门。 有游泳池的托儿所,即使深度不过20厘米,对不到1岁半的孩子来说,却有溺死的可能性。开饭时,食物过热常发生烫伤,应予以高度注意。所内建筑物上有无钉子或其它金属突出物,应经常查看。虽然应该尽可能带婴儿去散步,但在汽车来往较多的马路上即便有人行便道,l岁半的孩子,如果不是每3个人有一名阿姨率领,最好不要去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日常生活安全 。
三、活动安全教育。
四、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五、社会治安教育。
六、意外事故处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就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防护知识,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如何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成为一种必要。
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种弊端:父母总是习惯于担负起幼儿安全的责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幼儿:“当心,这样太危险,不能做。”而孩子本身很少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如果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那么父母、教师再严密的保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幼儿身边,也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他们的行为。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如: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睡眠: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行走: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防触电: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的标志;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
二、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三、通过在主题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的开展,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