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毛线进行拖画活动及让幼儿进行粘贴画;提供吸管让幼儿进行吹画;提供弹珠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滚画活动中,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珠子及容器,在容器里放进一张白纸,将蘸了颜料的珠子放进容器里,幼儿手拿容器左、右、前、后进行摇动,白纸上就会出现各种线条或图案,而且色彩丰富美丽,接着有的幼儿还用皱纹纸揉成团在纸上进行粘贴,用棉签或油画棒在纸上添上几笔,就变成了花园、七彩小路、手帕等一幅幅栩栩如生、有趣的作品,孩子们兴致极高,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露出喜悦、成功的笑容。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如何运用好多种材料进行美术教学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绘画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但是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如何使幼儿对活动感兴趣,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不断创新。
关键词:绘画;材料;兴趣;创新
生活中,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涂鸦或绘画,从而表现出了他们的视觉艺术的雏形。沉浸在涂涂抹抹之中的幼儿俨然就是一位艺术家,他们涂的画即使我们大人看不懂,让他们介绍,他们也能给我们介绍得有模有样。由此可看出美术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利用美术活动这一艺术手段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极佳的教育途径。
一、多种材料的投放,激起幼儿的兴趣
纵观传统和现代美术作品,除了纸张作画,还有剪纸、泥塑、粘贴、竹筒、石头等,越来越多的作品突破传统,追求创新,有用树叶拼贴成画,有用瓶罐堆积成画,有用钉子排列组合成画,有石头画、竹编画、版画、豆贴画、手指点画、竹筒作画、纸盘作画、刻印画、刮画、砂纸画等等。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材料,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用它们来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好地服务。传统的教材,大量是用纸张作画的内容和少量的纸工和橡皮泥的内容。新教材大大开拓了材料的内容,光是在纸张的选择上,除了铅画纸,还有彩纸、硬
如何以多种绘画工具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还不具备创造形象符号的能力,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游戏。而绘画活动就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绘画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根据新《纲要》精神和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引导幼儿欣赏绘画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小班幼儿对物体的美感和形象思维还处于启蒙阶段,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没有能力去表现,所以他们不愿意去画画。这时我们要帮助幼儿唤起表现物体特征的清晰意象,从而慢慢激发幼儿学习绘画的欲望。欣赏一些美丽的、富有情趣的儿童画是我们最先想到的对策,让幼儿欣赏老师或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把他们的作品内容编成好听的故事讲给小班幼儿听,并且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观察画中物体的色彩、形状,让他们感受画面中的色彩美,形状美。最后告诉幼儿这些面什么地方画得好,什么地方画得不好,鼓励幼儿只要你们想学画画,也能画出很美的画。另外,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欣赏的绘画作品时,要注意色彩鲜艳,画中物体的轮廓要大而且有趣,主题突出,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喜欢的简单物体,这样更利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吸引幼儿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比如小班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等环节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想象力,引起幼儿作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选材新颖,形式多样
小班幼儿开始学习画画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材内容的新颖,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化的、熟悉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比如:“红苹果”、“棒棒糖”、“太阳出来了”、“红红的花儿”等等。
1.关注幼儿身边刚发生的事情
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会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他们的联想,并能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越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幼儿的强烈兴趣。
2.选择的题材要生活化
选择的题材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这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如《我和我的好朋友》、《我设计的小汽车》、《我爱幼儿园》等。这样的题材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选择的题材要能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小班幼儿想象力丰富,他们认为好看的就是合理的,好玩的就是可行的。因此富于幻想的题材,也是他们爱表现的。
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
1.故事法
有趣、好听的故事对孩子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能够很快把幼儿带入到画面中去。例如,在绘画欣赏《给树叶宝宝穿衣服》中,我整理出这样一个故事:秋天到了,大风来了,呼,树叶宝宝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真伤心。我们来帮帮大树妈妈,把她的树叶宝宝送回来吧!这样,幼儿很快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绘画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了。
2.儿歌法
在绘画过程中,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更能激发小班幼儿更好地进行绘画。如:在画“红苹果”时,“先画一个圆泡泡,里面一张小嘴巴,嘴里含根棒棒糖。”启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绘画和这些形式相互渗透就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3.游戏法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就像一个放大镜,能使儿童潜在的新能力在其他情景中表现出来之前,就在游戏中首先展现出来,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往往高于他们的发展水平。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趣味化的游戏方法,能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也能激发他们创造激情,让幼儿在快乐的美术世界中尽情地畅游。将游戏贯穿于幼儿绘画活动中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如绘面活动《吹泡泡》中,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肥皂水和吸管,让他们都参与到吹泡泡的游戏中去,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从游戏中感受到泡泡是圆的、飞起来等特点,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三、创建良好的绘画环境
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对幼儿是一种很好的熏陶,能使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陈鹤琴先生主张在玩中学。玩是幼儿的第一需要,创建良好的绘画环境,让幼儿在“玩”中逐步掌握技巧,在“玩”中逐步提高多种能力。适当带领孩子带幼儿走出教室,走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了解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活动中积极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秋天时,我会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他们观察秋天到了,花草树木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带领他们捡树叶,把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树叶带回教室,通过观察、讨论,这样幼儿在画树叶时的兴趣就更高了。
四、丰富多彩的绘画材料的运用
运用多种绘画形式、绘画工具,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好奇是幼儿的重要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也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炫彩棒、彩色铅笔,绘画形式单一,而且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画、粉笔画、吹画、刮画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并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画果树”这一绘画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画法、不同的工具来自由创作,采用撕、剪、贴的方法来画果树,幼儿不但剪贴出各种各样的果树,并在果树上点画果实,周围可添画上太阳、小草小花等,形式多样,画面色彩丰富。又比如:在美术活动《大菠萝》中,引导幼儿画菠萝上的纹路。这时大部分老师就会让幼儿用蜡笔进行绘画,蜡笔的头比较硬、比较粗,对于绘画格子纹路上的点点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利用棉签的软硬、粗细适中来蘸取颜料绘画,这时幼儿的兴致更加高昂,大家都非常认真、仔细地绘画格子的纹路和点点,活动效果非常好。
另外还有棉签画、吹画、蛋壳贴画、实物印画等等,实验证明恰当地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
五、注重绘画后的评价
幼儿的绘画作品也许很混乱,也许只是几条横七竖八的线条,但那是幼儿精心创作出来的,教师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每一位幼儿都应予以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口吻来提出意见。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创作作品,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即使看不懂幼儿的绘画内容,教师也要大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用绘画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创作动态过程。同时用“不错”。“画得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来肯定孩子,这样他们的绘画自信心才能提高。从而让他们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主动性,并激发幼儿下次绘画活动的兴趣。在刚开始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班的幼儿有的不敢下笔,有的随便乱涂,满纸黑乎乎的,但在评价时我没有马上批评指责他们,而是根据个体差异,从幼儿兴趣出发,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介绍,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让家长积极配合,多给他们一些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位幼儿在家里画画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绘画的兴趣。
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每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利用多种方法,创建轻松、愉快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