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活动中的混龄互动,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选择,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责。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无法真正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生活,但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在社会性游戏中模拟现实生活,感知社会角色关系、角色规则,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他们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他们都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我来当妈妈”“我来当爸爸”“我是医生”“我要当生病的孩子”。在混龄班的孩子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分配各自的角色,大的孩子乐于指导小的孩子,而年龄小的孩子也愿意效仿大孩子的行为。例如:幼儿进行喜欢的娃娃家、开商店、开医院、公共汽车上等角色游戏时,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去发展游戏的情节内容。游戏中要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人人有角色,并将游戏中的主配角让幼儿轮流担当。游戏中以强带弱相互影响,这样不但能弥补幼儿自由交往活动频率低的不足也能促进幼儿口语、动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由独立变合作,群体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完成了社会性的学习。马卡连柯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如同在劳动中一样,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维。”角色游戏是由混龄幼儿来完成的,因此,角色游戏能很好地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大一点的幼儿能将那些胆小懦弱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克服了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可以说,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在混龄幼儿的相互交往、共同活动中,随着孩子们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日益丰富,幼儿间的情感更加深厚。无论是在幼儿园的走廊里,还是在操场上,他们只要相互遇到,就会兴奋不已,热情拉手拥抱,自然地坐在一起聊天。幼儿的认识、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的对象、内容丰富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户外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激发幼儿交往的主动性
在混龄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混龄互动培养幼儿之间交往的主动性。在混龄活动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他们最喜欢的活动。这种自发的、内在的活动和游戏会让幼儿之间消除最初的陌生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例如,在户外混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大型器械、海洋球、扭扭车、攀岩、小桥、皮球等各种好玩的器械,小班的孩子们在与中大班孩子共同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拓展自己的游戏经验、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在自然地状态下与中大班的孩子自由交流,体现出一种生态的、和谐的交往美。有些孩子在中大班孩子的带领下在大型器械上玩警察的游戏、玩妈妈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游戏,在这种活动中既发展了小班的角色意识,又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三、体育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体育活动是幼儿喜欢并且参加最多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以“大带小、小促大”进行混龄体育活动,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克服困难,学会本领,让他们产生一种喜悦心情,感到自己很能干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孩子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运西瓜”,活动规则要求幼儿两人一组,不能用双手,只能利用肚子夹紧西瓜(皮球)横向走动,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在游戏中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相互结成了对子,一开始球老是掉下,后来经过观察,交流,学习,终于成功了,游戏中幼儿不但能夹紧球而且行走的速度比较快。在这些活动中,中大班幼儿共同活动,大班幼儿照顾弟弟妹妹,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先玩后自己再玩,而中班幼儿喜欢也愿意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使大班幼儿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更乐意和弟弟妹妹交往了。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年龄的孩子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小年龄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从年龄大的孩子那里得到帮助和启迪,大年龄孩子能在小年龄孩子羡慕、崇拜的目光中感受自己的力量,也能从中体验到关心、帮助别人所带给他们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小年龄孩子也会从大孩子身上学到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优良品质,并且也会逐步树立自己的一份自信心和责任感。活动中,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孩子们在多种探索中悟出了合作游戏的意义,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心,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四、区域活动中的混龄互动,增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作为混龄教育的载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龄、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
根据本园的特点,各班围绕一个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围绕“周围的人”主题,设置“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我的全家”等活动内容,围绕生活活动,设置“美食城”、“我来做导游”等内容。教师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新型的、趣味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幼儿积极操作,反复实验,自由交往,不懂的、不会的就主动去请教同伴,不管是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都会乐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相互适应,相互欣赏,在相互磨擦中解决矛盾,达成一种构识,正是由于这各学习和磨擦使幼儿学会了适应,学会了社会公德,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幼儿变得聪明,能干变得自信,大胆。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又是幼儿愿意交流、愿意倾诉的亲密朋友,孩子们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大家庭式的混龄环境中,不仅主动获得了多种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且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幼儿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社会性发展,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幼儿通过和同伴群体进行交往学会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亲社会行为,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