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班幼儿的行为表现?
1、注意力集中了。
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一堂课15分钟,中班为25~30分钟。
2、能动能静。
反应快,动作灵活多了活泼好动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所以本学期在教室里适度安静的活动安排的多,老师要一刻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帮助他们养成幼儿园生活、学习的规律。
3、嘴巴甜。
这一阶段的孩子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时刻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完整,能说一整句,就不说半句,能说半句,就不说两个字。千万别忘了来点表情。举例:
4、聪明中的麻烦。
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会自己确定主题,安排角色,独立游戏。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我们的孩子多聪明,可是麻烦哪儿来呢?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结合活动举例:小指勾一勾)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多鼓励。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二、幼儿如厕老师有什么行为表现?
幼儿如厕老师需要陪同一起去厕所,有需要擦屁股的幼儿,老师应当帮助幼儿。
三、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案例?
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儿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幼儿?园长与教育行政部门又该如何督导、评价教师的这项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位幼儿教师的几则观察日记中受到启发,寻找到思路。
实例一:A教师 观察对象:小一班 黄点点 观察记录 1997年10月24日 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
1997年10月25日 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
1997年10月26日 今天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分析与措施 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
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
向家长了解,据说,点点是奶奶带大的,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
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对象:中二班 胡辛峰 观察记录 1997年10月23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辛峰来了。
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 走不动了。”胡辛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
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
过了一会儿, 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与措施 胡辛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整托了。
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从以上实例中不难看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需要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1.现场观察 2.记录观察结果 3.分析、利用观察资料 A、B两位教师,在这三个环节中做得怎么样呢? 其一,从现场观察看 A教师抓往黄点点连续三天的异常情绪,展开追踪观察是可取的。
B教师抓住胡辛峰的分离焦虑,进行深入的观察也很有必要。
她们在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的问题上,很重视幼儿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 提倡的。
追踪观察、深入观察也是必须的。
其二,从记录观察结果看 A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仅以“又哭了”三个字记叙黄点点的消极情绪,过于简单了。
因此,教师对幼儿产生该行为的原因的分析、判断,也只能是“可能是不会说 话,”、“原来是不会脱衣服、”“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这些结论,既不是黄点点告诉的,又不是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原始记录反映出来的,难 免带有教师主观推断的色彩和成份。
而这样主观推测出来的结论,对于解决黄点点爱哭的情绪问题是毫无裨益的。
B教师却不同,她通过对旁听到的父子之间的对话的记录,对胡辛峰的神态、心情、语言的描写,以及与胡直接接触的追忆,使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 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
其三,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 A教师对于点点为什么天天哭,未能从不会说、不会穿、不爱吃等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向、胆小、适应不良这样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层面去寻找原因。
小班幼 儿,为难时会哭,可能是情感需要没被满足;若因为恐惧,则要分析是什么使儿童缺乏安全感;要是不习惯,就要寻找孩子对哪些环境、事物、现象不适应。
也就是 说,对于天天都哭的孩子,教师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调整情绪,而并非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
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
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
显然,A、B两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工作,一个浮在面上,一个切入实质。
那么,这项工作的特点、规律、要求是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
它有这样一些特点和规律。
1.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
一般是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 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
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
2.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
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作出的一种判断。
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作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 方”。
A、B两教师的差距正在于此。
A教师没能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开出的是无效的“教育处方”。
B教师则相反。
3.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
理解幼儿是正确教育幼儿的前提。
理解幼儿不仅仅是指教师了解幼儿的 日常表现以及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的过程,即了解幼儿发展之序、认识幼儿发展之势、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
这样,才能改善所有幼儿的成长 环境,创造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为使观察了解幼儿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流于形式,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园长等上级部门督导、评价教师工作的要点。
1.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大致的观察角度、线索和重点观察对象。
不能今天观察这个幼儿,明天又换一个,什么撞到眼里 就观察什么。
在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时,可考虑每种类型的幼儿各取一个代表。
例如,不同性格类型的幼儿,动作、智力、语言、社会性、美感诸方面发展正常或低 常、超常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或成长经历的幼儿。
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
当然,如有特殊情况或意外情况发生时,则随机应变,对临时出现问题或有异常表现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
2.应翔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
记录观察结果,可以采用记叙和描述的方式(即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叙和描述)。
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a.记录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时间、地点。
b.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c.记叙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d.描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
e.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文字记载应较好地保留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目,应客观、翔实。
这部分文字一般构成观察笔记的第一部分。
3.应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
正确分析观察资料,是根据观察记录,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正确判断,得出结论,并对幼儿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般说来,可以从文化家庭背景、生理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幼儿成长经历等方面寻找原因。
合理利用观察资料是指通过上述分析,确定教育观点,并拟定教育措施。
实施后,连续追踪观察,对教育效果进行总结。
这部分文字通常构成观察笔记的第二部分。
四、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最低的是?
小班幼儿认识1-4的序数和基数。
五、幼儿行为表现文明礼貌怎么写?
幼儿的行为表现文明礼貌,指的是他们在与他人交往和生活中所表现的特征。如:说话文明得体、懂得尊重他人、有礼貌、喜欢与别人分享等。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身边的楷模,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设计合适的行为培养计划,也能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
比如,可以定期举行互助互爱的活动,让孩子们之间互相合作,感受到分享合作的快乐;同时,鼓励孩子多与大人交往,学习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此外,要注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总之,对于幼儿的行为表现文明礼貌的培养要注重教育,要量力而行,耐心引导,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
六、幼儿的典型行为有哪些?
行为1:认生
认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有些长大后自然会减低,有的则会持续一生;这与宝宝个人的气质有关,观察幼儿可以发现,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则容易害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喔!
行为2:模仿
模仿是社会行为的重要部分,与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有极大的关联,也是检视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依据。专家解释,婴儿约到三、四个月大时,才真的会模仿,如模仿妈妈的各种动作等,期待与妈妈建立关系。
行为3:同情和怜悯
到医院的育婴室走一趟,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只要其中一个宝宝哭了,其他的宝宝也会哇哇哇的哭起来,这就是宝宝的伴哭现象,但这只是一种听觉刺激反应,不是真的有所反应。
行为4 :分享与合作
如果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太小看他们?!当不会说话的婴儿试图用手指东西与你沟通时,就是分享的开始;而当他开始会和你躲猫猫时,就是合作行为的开始。很奇妙吧!幼儿时期的分享,则需视孩子的经验不同,而有所差别。举例来说,如果其他的宝宝曾和他分享玩具,那么日后他也会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反之则不会。此时,宝宝也会藉由与同侪玩耍的机会,来学习合作的行为。
行为5:性别角色发展幼儿时期的女宝宝常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哥哥可以站着尿尿,我却不行?由此可以得知,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并不十分清楚,那什么又是性别角色?黄倩仪解释,即在一社会中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如女生应温柔贤淑,若男生有此特质,大家可能会嘲笑他娘娘腔,造成他的社会适应有困难
行为6:角色取替能力
当孩子踏入幼稚园时,开始了有别于家庭的环境,就需要有我与别人不同,有不同的心情、能力及想法,也就是孩子必须脱离自我中心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想法与自己有所不同,想和他人做朋友就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才行,这就称做角色取替能力。
行为7:竞争处于婴儿时期的宝宝,并不真的具有攻击或竞争的意图,其注意力的焦点多半为玩具。宝宝经常会去抢别人手上的玩具,有趣的是,当玩具到手后,他可能马上就扔掉不要了,转而再去抢别人手上的另一个玩具。
行为8:反抗我家的小孩很叛逆,经常将不要挂在嘴边,怎么办?如果父母有这样的忧虑,就得先着手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婴儿十八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认识,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表现于外的,就是常说“不要。”
七、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具体可以通过下文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发育,避免出现疾病。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和动作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的思维的最低级形式。特点: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才能进行思维。思维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进行。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表象,即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在其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儿童的表象也日益丰富,思维凭借表象的成分才越来越大。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依靠概念、判断以及推理而进行的思维。它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中抽象概括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发展提供基础;后者高于前者,但又不能脱离前者。
八、幼儿数学认知的典型表现?
幼儿园大班儿数学的教育方式特点的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渐的把孩子们在十以内的加减。用生动的示范来让孩子们学会运算。这样的孩子们通过认知就很快掌握了。
九、幼儿园幼小衔接典型做法?
1、孩子的观念的转变,逐渐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包括环境,教室,课桌,操场等和幼儿园的区别。
2、学习时间的增加,小学的一节课在35分钟,幼儿园期间逐渐延长学习活动时间。
3、开始认识学习用品,并学会自己整理。
4、学科类知识增加,需要增加识字量和阅读量。
十、企鹅行为表现?
企鹅的脚和胫骨偏短;腿很靠后,潜水时和尾巴一起控制方向。
在陆地上,企鹅常常倚靠踵来站立,同时用它们结实的尾羽做支撑因为腿短,企鹅在陆上走路时显得步履蹒跚,不过一些种类能够用腹部在冰上快速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