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岁以内婴儿心理学?
1、喜欢到户外活动:满12个月的宝宝,虽然刚刚能独自走几步,但是总想蹒跚地到处跑。喜欢到户外活动,观察外边的世界,并对人群、车辆、动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喜欢模仿大人做一些家务事。如果家长让他帮助拿一些东西,他会很高兴地尽力拿给你,并想得到大人的夸奖。
2、能用耳、能动手、能“开口”
这时期的宝宝喜欢看图画、学儿歌、听故事,并且能模仿大人的动作,能搭1~2块积木,会盖瓶盖。有偏于使用某一只手的习惯。喜欢用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
3、对“学习”有了兴趣
1岁的宝宝,虽然对学习很有兴趣,但教他知识时,一次只能教一种,记住后,再巩固一段时间,再教第二种。在日常生活中,如给他苹果、香蕉、饼干,要从1开始,竖起1个手指表示1,用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发展数字概念思维的培养。
4、喜欢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1岁的宝宝在语言上、动作上进步很大,能够表情丰富地和妈妈爸爸交谈。
2)喜欢拖拉玩具到处走。
3)喜欢参与家庭生活小事。
4)如果冬天到室外玩,知道把帽子放在自己的头上。
5)穿衣、脱衣时双臂可随大人做上下运动。
6)知道拿东西给爸爸、妈妈。
二、婴儿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成年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源自幼儿时期,所以研究幼儿心理学能及早干预,预防成年心理问题。
三、什么是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经典心理学实验?
Gibson 和Walk在20世纪60年代曾进行了一项“视觉悬崖”实验,是经典的婴儿深度知觉实验。
四、心理学为什么叫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五、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怎么考?
通过平时教学积累,充分理解其内容,才能考出好成绩。
六、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区别?
区别: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极其规律这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获得知识的影响 因素,如知 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评价、课堂管理及学习策略)
学科性质不同普通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侧重点不同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人,教育心理学侧重特殊的学生群体。
联系: 最大的联系都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规律,教育心 理
七、心理学源于?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
八、相亲心理学?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
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因此,在相亲之前,为了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你一定要学会利用首因效应来帮助自己打造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提升自己相亲的成功率。有些人在相亲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相中了对方,自己却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而出局,这未免有些遗憾。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作“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晕轮效应的产生一般与个体掌握对方的信息太少、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有关。
在相亲时,相亲的双方往往对对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还处于初相识的感知阶段,因此容易受到感觉和知觉的印象。尤其体现在关注对方的一些外在特征,比如样貌、衣品、发型、妆容等等,并且更容易由这些外在特征推断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
而事实上,这些外在的一些特征和内在的心理特征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得到的信息只能是不客观的、不真实的。
因此,在相亲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地了解对方,不能在只知道对方一部分的信息的情况下就自带滤镜地主观臆断对方的全部情况,避免掉进晕轮效应的陷阱。
三、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比如,有些人在之前恋爱经历中有被某风象星座,比如射手座伤过的经历,于是他认为射手座的人比较渣,不能与其交往。
当带着这一刻板印象去见相亲对象时,很有可能仅因为得知对方是射手座而将对方淘汰掉。而实际上,对方身上有很多优点都被他忽略了。
类似于这种刻板印象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地域、家庭出身等等。在相亲的时候同样也要避免刻板印象。
九、北大心理学?
一般来说能进北大的分数线就能进心理系,不少心理系的学生是专业调剂过来的;如果你想心理入门的话,推荐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是一本比较全面介绍心理学的书,其次《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也不错;
要比较哪个心理系好不容易,简单的说北大的基础心理学全国最好,北师大的教育心理学最好,浙大的工程心理学最好,其他不清楚;香港那边主要是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比较强,像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都比较不错;实力方面和北大、北师大差不多其实,只不过香港的学术环境更好
十、刑侦心理学?
侦查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心理学与刑事侦查科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交叉学科,研究人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现场心理。通过对现场痕迹的分析,可以了解罪犯的心理活动。
2.调查心理。包括凋查对象的心理和侦查人员的心理。侦查人员的心理包括侦查人员的认识活动、意向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侦查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侦查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等。调查对象的心理活动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被调查人员的感知觉、思维、情绪、态度、动机等的特点。还要研究调查对象和侦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