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只要你成年了都可以去参加这个培训,有钱就可以。如果你要考幼师资格证,那么就需要你的学历在中专以上,不是残疾。
幼儿教师培训怎样更专业
基于教学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幼儿教师培训内容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联系,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将培训内容联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培训内容的迁移。因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是鲜活的、深刻的,对教师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以此几点进行的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更能直接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带动他们更多地思考。要倡导幼儿教师培训的“草根化”,着眼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或专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过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受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质的提高。尝试采用体验式和参与式幼儿教师培训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的特点是自私、胆小、依赖性很强,如何使孩子变得独立、勇敢,就需要通过开展活动,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孩子们在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中,去感受群体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孩子们在团体小组中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他们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必须进行互助性学习。这种团队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上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适用于有着众多差异而教师无法面面俱到的教学局面,进而实现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提高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偏小,他们还不懂得规矩,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做事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行为及其散漫。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幼儿的差异进行优化组合
幼儿们都喜欢看动画片《葫芦娃兄弟》,故事中的7个葫芦娃都身怀绝技,虽然它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将妖精打败了。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孩子的性别差异、语言差异、动手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互补型的合作团队。小组成员的数量不宜过多,对于中、小班这些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人数不要超过5人,这个标准有利于幼儿积极地相互配合与支持,有利于面对面的进行促进性的互动。组建成小组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组员的期望或者小组特色为自己的小组取名字,如腾飞队、科研队、葫芦队、鲜花队,等等,表现出本组的特色来。
二、实施组员培训形成团队合力
小组成立后,由于队员属于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每个组内幼儿都能认识到每个人的相互信赖和责任的重要性,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是成功的关键要素。
对幼儿进行培训,一本正经的理论说教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他们进行游戏活动,不仅在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而且因为游戏还具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它能适用于每个环节。例如,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使用一张画纸,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然后进行评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幼儿能再小组内学会协调解决问题。因为这个活动的目的不是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所以在评价时主要看孩子们的合作效果。还可以组织传球活动,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每个组一个篮球,组内成员依次传递篮球,要做到不漏人、不掉球,看哪个小组坚持时间长则为胜利。这个游戏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使组内成员之间能够积极的配合与支持。
开展这些游戏的目的,是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担负起在小组共同任务中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搭配和选择,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们通过协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幼儿在小组合作及分工时出现一些因为游戏而导致的纠纷,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要过多地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锻炼他们的过程。
三、教师加强引导,促进小组健康成长
在游戏活动的培训中,幼儿的小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会逐步形成,它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幼儿的能力也会得到进步。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引导,小组讨论时要全员参加,成果展示时也要全员参与,积极鼓励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只有在一段时间和多次的竞争中小组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也会更加的默契。
四、培养团队精神和张扬个性的关系
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并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一定要与团队的行动一致,幼儿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考虑到团队的需要。它要求团队成员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小组,任何人就不能有任何借口有那样或这样的事情而不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否则将只会是一盘散沙,优秀小组也难以形成,自己也不会从中受益。
总之,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和开展合作团队活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能使幼儿从小就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更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往、认识和审美的过程,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