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自闭、多动、逆反等。
1.自卑:有的儿童由于生理上有缺陷、学习成绩差、动辄犯错误等,特别是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消极懈怠,进而形成一种自卑心理。
2.自闭:儿童自闭与遗传和产围期的损伤有很大关系,患儿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允许他人介入,包括父母。很少与人互动,大多脾气暴躁、性格执着怪异。
3.多动:不少儿童常常有坐卧不安、上蹿下跳、东跑西颠、言语过多、指手画脚等表现,这些多动的儿童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融洽、脑部受过损伤等。
4.逆反:现代社会,不少孩子都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能正确的辨明是非,不能理解老师及家长的一片苦心,对各种规章制度会消极的反抗。
此外,儿童心理问题还包括很多,如恐惧、厌学、享乐、嫉妒、孤独心理等。
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
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环境、教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有为数不少的幼儿会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里,出现或多或少的在情绪或行为上的轻微偏异。例如:情绪不稳、爱发脾气、任性、多动、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破坏性行为、敏感、多疑、胆怯、退缩、依赖性强等。
这些在情绪或行为上的偏异
三、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特征。
一般来说,在某一年龄阶段常见的、而且属于正常的行为,如果到了另一年龄阶段依旧存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有问题了。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爱发脾气,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如果到了6、7岁,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经常发脾气,那就是问题行为了,反映出心理健康欠佳。又如,大部分学前儿童都比较怕动物和陌生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害怕动物(包括一些惹人喜爱的小白兔、小猫等)和陌生人,则是情绪障碍的表现
四、为什么要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关心的往往是儿童的身体健康,除非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大多数家长不太容易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但等到儿童产生心理问题时,往往很难再矫正过来,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指处于6、7 岁以前的儿童行为在持续时间上和严重程度上偏离了大多数儿童的正常行为标准。关于儿童期心理问题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儿童心理内化水平很低,其行为异常可以视为心理异常所致。第二,没有妨碍到正常生活的程度较轻的异常行为不能视为心理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种类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对幼儿的社交、语言、感知觉、认知等方面会产生全方位的严重影响的疾病。其产生原因很复杂,可能涉及到遗传、病毒感染、疾病、环境污染、辐射等。
临床表现:
1.语言障碍
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开口说话较晚,有的患儿甚至终生不语。患儿只能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别人的提问不能回答。如别人问:“你叫什么名字?”患儿也会说:“你叫什么名字?”别人叫他的名字,患儿也不会做出应答。有的患儿不会运用代词:把“我的”说成“你的”。说话时很少看着对方,甚至把头扭过去。
2.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与别人没有目光对视,没有与他人拥抱、亲吻的意愿;被爱抚时也不会表现出温情。不区分熟人、陌生人,对家人和对其他人的态度是一样的。父母只是患儿生活起居的依赖,并非是情感的依赖,只有饿了才会找妈妈,然后又不理妈妈。经常独处,不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耍。看见别的儿童玩游戏,也没有参与的愿望或观看的兴趣。
3.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儿反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如玩弄自己的手掌、反复拍手、转圈等。很多患儿拒绝接受变化,行为刻板,如玩具一定要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回家要走相同的路线,一旦这些行为被制止,会出现敌意或反抗行为。
4.兴趣狭窄、奇异
患儿对周围事物不敏感、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其他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或卡通动画从不关注,反而喜欢一些单调乏味的东西,如会盯着旋转的电风扇一连看数小时,或对某个电视广告特别衷情,经常性地背诵某句广告台词。
5.智力障碍
在自闭症儿童中,智力水平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少数患儿智力正常,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还有一部分患儿甚至在某个领域智力超群,远远超出其他正常人,堪称天才,令人惊叹。关于这一现象,目前心理学界还无法解释。
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心理的本质?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的心理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儿童能够选择目标,并根据目标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心理的发展基础,婴儿3、4个月前由于能力限制,只能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来看、听、嗅等方法感觉环境变化,给婴儿创造接触环境的机会就是这一阶段婴儿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视觉在各种感觉中占首位,婴儿仰卧时只能看到天花板,可是坐着的时候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东西,视觉效果相差很大,所以大人们要经常抱婴儿多走走看看,拓展视野,见多识广才能使婴儿智力发展产生飞跃。
第二阶段、高级心理活动
在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基础上,婴儿的思维、意志、兴趣、各种情感体验等高级心理活动得到发展。爬行是婴儿高级心理活动发展的里程碑,婴儿在不能移动身体前思维和意志等高级心理活动基本没有,当婴儿能够爬行时就不一样了,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爬过去拿,这就是思维,爬行过程需要意志力,拿到后就会有成就感,这就是情感体验,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这就是兴趣。
第三阶段、初级的人际交往
语言和移动身体是婴儿进行初级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进行系统和科学的早期教育,那么在宝宝满一岁的时候应该具备直立行走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但是这两方面都必须通过运动来获得。婴儿的语言发展必须同动作相结合,离开了动作,再简单的语言也听不懂,反之,再复杂的语言也能听懂,智力行走本身就是一个重要动作,因此婴儿的心理发展同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们常说用心交流,只有心与心相同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才会越来越近,孩子的教育也才越来越容易。做父母的,每天在工作之余可以与孩子多聊聊心里话,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衷,也让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慢慢的孩子的教育就会变得简单。
六、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采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3-4岁少年儿童日常生活范畴扩张,了解借助行動,心态功效大,爱效仿;4~5岁少年儿童开朗爱动,逻辑思维实际形象,刚开始接受任务,自身组织手机游戏;5~6岁少年儿童好问、难学,抽象性工作能力显著出芽,刚开始把握认知能力方式,个性化初具雏形。学前儿童心理状态发展趋势的特性有什么?
学前儿童年龄层特点
一:2岁少年儿童人的大脑的容积和净重早已是成年人的75%,来到5、6岁,少年儿童人的大脑的净重是一般成年人的90%,而休重仅仅成年人的30%。
二:少年儿童在学前教育这一环节,粗壮运动技能与细致运动技能都早已愈来愈趋于娴熟精致,到学前期完毕时,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可以轻轻松松地进行例如系钮扣、按按键、断裂或拉拉锁等简易的自身服务型的任务,也可以进行细致的姿势,如应用剪子、用彩笔给绘画着色、撰写英语单词等。
三:到3岁时,少年儿童早已是娴熟的发言者了,到学前期完毕时,少年儿童早已可以应用和了解数不胜数的语句,可以开展沟通交流,并对书面语言也有一定的掌握。
3~4岁儿童心理发展趋势特性
3岁起,儿童才刚开始离去爸爸妈妈进到幼稚园,过起了社会生活,对儿童而言,需要有一个融入全过程,她们非常容易受心态的操纵,非常容易遭受外部自然环境和周边人的影响,看到其他孩子哭了,自身也无缘无故地哭起來,这时候,假如用新的或他喜爱的小玩具来哄他,他会没多久破天涕而笑。
3岁儿童的自觉性差,模仿性很强。看到他人玩什么游戏,自身就玩什么游戏,看到他人有哪些,自身就需要哪些,父母不必因小孩要想什么就考虑他的规定,能够教育小孩和其他小孩互换玩具玩,既能使小孩玩上他喜爱的小玩具,也可以鼓励孩子的相处工作能力。
八、传统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不够全面,偏重绘画的现象严重。
2.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不同的幼儿园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但幼儿园中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单一,偏重绘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3.美术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方法单一等
九、3岁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思念,可能他们年龄还小不懂什么是思念,想念,但是对比同龄孩童如果都有父母的陪伴,而自己没有,他们也会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的爸妈能陪在身边,为什么自己爸妈不在,时间长了,容易孤僻,孩子对家长越来越陌生,所以在外的家长应该多回去陪陪或者打电话安慰他们,抚慰他们的心灵
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含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指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既是学习者踏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基础课程,也对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实践中帮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意义: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学科,不仅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路径,而且还介绍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通过这门学科,对儿童心理会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形成相应的脉络。
2、这门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也很强的',有很多相关的实验和游戏,非常有趣,可以更好的促进监护人或直接抚养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它可以了解儿童出生后各阶段的心理状态、心理现象以及在面对儿童时期即将遇到大部分事件儿童的心理反应如何。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早期心理发展,力求在儿童早期树立健康的心理,尽可能的确保儿童在今后的成长发展中,拥有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4、各章内容的组织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线,力求全面呈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