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区别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幼儿照片两张:一张婴儿期、一张现在的,纸、彩笔、剪刀、胶棒等美工材料。
2、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家长给幼儿讲述小时的趣闻及趣事。
重点、难点:
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不一样的我
1、猜猜这是谁?
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从中发现教师的变化,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照片配对游戏。
(1)排列照片,提出问题。
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为“小时的我”,在下方一列为“现在的我”。
请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
(2)幼儿操作游戏。
请幼儿将“小时的我”和“现在的我”连线,做成照片配对。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变化。
(4)幼儿自我评价。
请幼儿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后来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不足。
3、制作成长画册。
根据活动的谈论内容来制作自己的成长画册,活动结束后张贴到主题墙上。
活动二 :“我的用品”小展览
1、师生共同布置展览台。
2、幼儿自由参观展览。
他们对自己小时候的小衣服、小帽子、奶瓶、尿布……感到惊讶,没有想到自己当时竟然那么小,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
3、共同讨论: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
4、学习儿歌《一年过去了》。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有哪些是,认识我自己,的教案?
“没有脑袋,不能想妈妈;没有膝盖,坐椅子时脚就会翘起来,走起路来就会象企鹅一样摇来摇去很好笑;没有脚,就不能象小白兔那样跳跳跳,不能走路到外婆家玩……”以上都是幼儿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正是通过这种充满童稚情趣的“认识”,幼儿开始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自己的身体,我们精心设计了《认识我自己》这一主题。 科学《我有耳朵和鼻子》、《镜子里的我》、《吹泡泡》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耳、鼻、嘴及手的作用,通过声音的辨认及触摸同伴,进一步熟悉同伴;健康活动《我会擦鼻涕》、《我的牙齿最干净》、《我会自己洗手》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知道身体器官的重要性,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美术活动《娃娃的脸》、《花背心》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位置;音乐活动《大拇指》、《碰一碰》学习与身体相关的歌曲,通过身体动作初步感受音阶的上行、下行;儿歌《嘴巴歌》、《洗手歌》、阅读《请你抱抱我》、童话《在澡堂里认识自己》让幼儿在欣赏与身体相关的儿歌、童话的同时,了解身体的部位。 以前的孩子,由于户外空间宽阔,有较多的发展各种动作技能并增强身体素质的机会。现在有些孩子的家长要么对幼儿在社区活动的安全提心吊胆,要么过度强调认知,不重视体能,还有的家长太要求幼儿守规矩。正是在这种种约束、忽视下,幼儿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大小肌肉的活动对脑部发育有促进作用。科学家对人脑的研究发现,大脑在幼儿时期发育迅速,此时,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孩子很可能变成一个自制力差、暴躁、冷漠、迟钝的人。因此,通过“认识我自己”这个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希望能引导小班的幼儿认识并探索身体的各部位及其功能,给幼儿提供活动大、小肌肉的机会,并感受身体保健的重要性,进而学习运用身体动作进行沟通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