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
从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到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有一个演变过程。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到青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尽管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但是他的《儿童心理》主要是研究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儿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对较大年龄儿童、少年或青年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霍尔则不同。
霍尔先是研究儿童,后来又发展到研究青少年,他的上述一书的问世,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当然,霍尔也是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但霍尔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二、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采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三、儿童心理学之父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之父?
儿童心理学之父是Jean Piaget,儿童发展心理学之父是Erik Erikson。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致力于研究儿童智力和认知发展,提出了经典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被誉为“儿童心理学之父”。而Erik Erikson则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他在研究婴儿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经典理论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之父”。除了这两位心理学之父,还有许多其他学者也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Sigmund Freud、John Bowlby等,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采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五、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1882年德国的普莱尔发表的《儿童心理》,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奠定了儿童心理学最初的基石。
由此标志了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荣格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
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二是重视"中年危机‘’;三是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由此,儿童心理学演变成了发展心理学。
六、一取代二取代的规律?
第一类定位取代效应按下列次序而渐减: -N(CH3)2,-NH2,-OH,-OCH3,-NHCOCH3,-R,(Cl,Br,I) 二甲氨基,氨基,羟基,甲氧基,乙酰氨基,烷基,卤素 这类取代基一般使苯环活化(卤素除外)。
取代基特点:a. 带负电荷的离子。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有未共用电子对,且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 第二类定位基(即间位定位基) ―N+(CH3)3 > ―NO2 > ―CN > ―SO3H > ―CHO> ―COOH > ―COOR > ―CONH2 等,这类定位基它们使苯环钝化。取代基特点:a. 带正电荷的正离子。如: ―N+(CH3)3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以重键与其它原子相连,且重键末端通常为电负性较强的原子。
七、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的区别?
区分亲电和亲核反应,是看电子是得到还是失去。富电子的是亲核的,缺电子的是亲电的。亲核取代就是亲核试剂对带正电的碳原子进攻发生的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就是亲电试剂对富电子体系进攻发生的取代反应。
一、被取代原子不同
1、亲电取代是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
2、亲核取代通常发生在带有正电或部分正电荷的碳上,碳原子被带有负电或部分负电的亲核试剂进攻而取代。
二、反应物质不同
1、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
2、亲核取代:碳上取代基(如异丙基),使SN2反应发生。
三、反应过程不同
1、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就本质而言均是较强亲电基团对负电子体系进攻,取代较弱亲电基团。但对于芳香体系和脂肪体系,由于具体环境不同,其反应历程亦有所不同。
2、亲核取代:反应物发生键裂,生成活性中间体正碳离子和离去基团;正碳离子迅速与试剂结合成为产物。或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同时发生的协同过程。
扩展资料
亲核取代反应特性
1、反应速率决定步骤在于离解一步,所以根据动力学理论推断该反应为一级速率反应,r=K[反应物]。
2、从立体化学观点来看,该反应的反应物若为光学异构物之一,则产物反转机率略大于50%。理论上反转机率为50%,但因原先脱离的阴离子影响碳阳离子,故亲核剂倾向由反侧攻击形成反转的产物。
3、该反应适合在高极性稍有质子性溶剂中进行,高极性有助于利用本身极性带有的部分负电稳定碳阳离子,稍有质子性溶剂提供质子与较强亲核剂化合有助于反应平衡往产物移动。
八、什么叫亲核取代,亲电取代?
亲电取代是亲电试剂进攻化合物富电部分,取代其它基团的化学反应。一般发生于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原子,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亲电取代特指芳香亲电取代。另一种比较少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
亲核取代简称SN。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例如,卤代烷能分别与氢氧化钠、醇钠或酚钠、硫脲、硫醇钠、羧酸盐和氨或胺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醇、醚、硫醇、硫醚、羧酸酯和胺等。醇可与氢卤酸、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生成卤代烃。卤代烷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烷烃,也是负氢离子对反应物中卤素的取代。当试剂的亲核原子为碳时,取代结果形成碳-碳键 ,从而得到碳链增长产物,如卤代烷与氰化钠、炔化钠或烯醇盐的反应。
九、取代反应只能取代氢吗?
不一定
不一定。作为甲烷发生氯代反应,一次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甲苯和硝酸发生反应时,一次就可以取代三个氢原子,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时,也是一次取代三个氢原子。
取代反应指的是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并没有说一定是取代氢原子,比如说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醇,就是取代的卤素。
十、发展心理学之父?
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是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