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行为遵循一个原则:勉强成习惯,习惯一旦被打破,七天就会被打破习惯。(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认知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改变技术”、ABA脱胎于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从外到内),认知行为疗法是(从内到外)
改变孩子异常行为:
1、感统(感统易学难精)
2、行为矫正(从外到内)
3、认知行为疗法(从内到外)
4、药(神经性药物、癫痫的药、兴奋性的药物)
孩子的异常行为:喜欢打头、咬袖子等自我刺激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演变成情绪行为、攻击行为、自杀、自伤行为、暴力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从视、听、嗅、味、触、重力感。
头部的自我刺激行为:打头、偏头、撞头等
唇部的自我刺激行为:咬东西、咬唇等
严重的异常行为都是情绪行为引发起来的。
进入实操的孩子(动机不足)——需求、兴趣(情感依恋)
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标价——坐地起价——讲价(得寸进尺)
行为矫正的四化原则:简单化、生活化、儿童化、趣味化。
行为矫正的四大基本原则:理解——把握时机——尽量保持一致——易理解(做法要让孩子理解)
自我刺激行为:
定义:没有外界环境刺激,当外界环境让自我刺激增多时,说明孩子动机不纯。
自我刺激产生的原因:1、感观刺激需求
2、引人注意
3、逃避+引人注意
自我刺激行为:
把握时机的行动(措施):
1、安排:合理安排孩子的训练时间和活动流程(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
2、选择:选择适当的训练课题和内容
3、抗拒:(补充练习) 哪里做错了,站哪?哪里做错了,用哪里。
4、奖励孩子的良好(正确行为)
5、妥协:(适当、暂时地妥协)孩子出现的行为比原来好多了,这时就要适当、暂时地妥协。
6、忽视:自我刺激行为是为了引人注意和逃避,这时要忽视,忽视完之后反吸引+强化奖励。
ABA中最重要的是“脱敏”。
7、呼应:让孩子提高警惕(声量、语气、表情、眼神能够达到自我反省)
8、语言指导:(说明性地进行指导)还没回来就进行语言指导,下课回来就看卡片、吃好多鱼。
9、学习适当地社会性行为。 (整个社会性行为包括在家庭、社会和生活中),教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
改变异常行为问题的方法:
1、感统 2、行为矫正(由外到内) 3、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的延伸)
4、药
自我刺激分为刻板行为和情绪问题(正确行为强化,错误行为辅助完成)
行为矫正的实施方式:
1、正面练习 2、忽视与增强 3、厌恶制约 4、隔离
具体的:防大于治
正面练习:1、榜样法:(操作、参与、表达)必要时要求孩子具备仿的能力、动机、尊重。穿衣服家长操作时,也是孩子主动伸手、伸腿,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能做什么家长懒着让孩子自己做。
首先让孩子建立动机
2、塑造法:孩子通过改变,行为得到一点改变(强化一系列地近似行为)
榜样法和塑造法再高级一点就是“合同法”。(最初地的是口头约定,口头约定是在交换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口头约定如果做不到了怎么办?(要事先讲清楚和明白)
3、合同法:你想要饼干,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就给你饼干吃。
4、代币制:例子:小学时奖状就是代币,大学那些奖章、名誉就是代币,幼儿园时“小红花”就是代币。
榜样法的注意事项:
(1)、注意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模仿(让孩子模仿你做什么)
忽视与增强:
1、消退法:(行为一点一点就消失了,是错误行为逐步消失)
要不就是做正面练习,要不就去反吸引孩子,消退不等于无作为。
坚持不动声色,表现的很做作、夸张
2、饱厌法:(增强)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直到讨厌为止。
习惯性行为适用(如:看了一天电影,即困了又饿,还要求看电影,这时就开始讨厌看了)
厌恶制约:
惩罚:惩罚也要配合榜样法。
第一点原则性的要求:孩子不可模仿,还行学不会的,别人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