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调整孩子去幼儿园的心里障碍

              少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有关专家指出: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应注意三方面:第一、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尊重孩子,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第二、注重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第三、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家长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精神虐待”。
              据报道,有调查表明,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等4座城市里:90%以上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几乎100%的家长认为最苦恼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而身体好,思想好都排在后面。可见高期待已成为我国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的重要情绪结。这种情绪结一旦产生,就会容易产生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精神虐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溺爱,也大于打骂体罚。
              而有过“精神虐待”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行为上的障碍,比如自卑、焦虑、自私等心理疾病,难以适应社会。

              精神虐待”有多种表现。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者发现了孩子的思想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便采用警告、恐吓、揭短、讽刺等方式来治服孩子,这极大地束缚孩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精神。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便常用挖苦的形式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照自己孩子的缺点,这使得自卑这团乌云遮盖了孩子的心灵空间。众多的精神虐待并没有使家长感到满意,继而家长又加大了 “精神虐待”的强度,导致了恶性循环,并且诱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因此,孩子的心理发育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千万不要给孩子“精神虐待”。

              在幼儿园门口,常有一些家长恼怒但又必须装着笑容哄那些哭闹着不肯入园的小孩。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家淘气、在校胆小怕事、偏食、怕见生人,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这个年纪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可能有下列几种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问题,以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意思,或表达不好,怕人嘲笑,于是更胆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导致害怕与人交往;三是没有交友的动机,不觉得朋友有何好处,觉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纯粹个性内向,不喜欢与小朋友玩。

              就外界因素而言,则存在以下情况:楼房代替了四合院,邻里之间不相往来;老人怕孩子出危险,不让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劳动,却弥补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

              怎样才能帮助小朋友不再“害怕”和他人交往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训练孩子沟通表达的能力。比如以非权威式教养方,让孩个多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试着回答“你希望吃什么”之类的问题。

              对小孩子要多鼓励,建立其信心。另一方面,可多问他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情况,让他报告一下同学们的动态,如孩子抱怨某人对他不好时,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同学较好?”“你不喜欢他对你这样,有没有和他说?”让孩子想想该如何确切地表达自我,让别人明白他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和孩子“模拟”一番,在何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怎么说。

              还要经常带小孩出去与人交往,比如周末带小孩到好朋友家过夜,让小孩体味到与人交往的快乐;母亲要尽量自己带孩子,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也要多与他交流,多拥抱和爱抚孩子。如果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解决,如让孩子在款垫子上浪翻。爬行,用软毛刷刷孩子的身体,让孩子骑着羊角球跳等,严重的,就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下面这项练习是利用各种情绪激烈的状况,来测验母处理手法认知的能力。它也提供你一个练习如何对孩子消极的感受做情绪辅导式的反应。

              在每一个项目里,提供了一人"错"的父母反应。然后要求你在这种情况下,猜测孩子的感受及讨论父母的处理方式。最后,要求你提供一个新的、确认孩子情绪的做法。

              实例:孩子在一家大的百货公司里走失了,而家长十分替他担忧,过了一会儿,一名店员寻获一个明显不安的孩子,并帮他找到父母。

              错的反应:"你这个笨小孩,我为了你都快发疯了。我不会再带你逛公司了。"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吓坏了,处理的方式是为了孩子安全,同时是为了防止同样的情形发生。

              孩子的感受:恐惧
              对的反应:"你一定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我也被吓坏了。来吧,让我抱着你一阵子,然后再谈谈发生的事情。"
              1、孩子放学回家后:"我永远不再去那所学校上课!老师在我的朋友面前向我吼叫。"
              错的反应:"你做了什么事才叫老师向你吼叫?"
              讨论家长处理方法:
              孩子感受:
              对的反应:
              2.在浴盆里,你的孩子说:"我恨我的伙伴。我希望他去死。"
              错的反应:"这话太吓人了。在这屋子里,我们是不这样子说话的。你不恨你的伙伴,你是喜欢他的。我不要再听到你这样子说话。"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3.晚餐时,你的孩子说:"哎呀,我讨厌这道菜,我不吃。"
              错的反应:"你有得吃就吃,你还要喜欢它!"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4.你的孩子外出回来说:"我恨那些小孩。他们不跟我玩,他们对我真小气!"
              错的反应:"假使你不是一个胆小鬼,他们会愿意跟你玩耍的。不要小题大做。你要起来反击?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5.你的孩子说:"我希望今晚不是你来陪我,我希望×××来陪我。"
              错的反应:"多么可怕的话!你是个不关心别人的小孩。"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6.你孩子的朋友来访,我孩子说:"我不想跟你一块儿玩这个玩具。你不准玩它!"
              错的反应:"你是个自私的小孩,你应该学习去与别人分享。"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答案
              1.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有杰出的表现,并且得到老师的喜欢。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引起老师的不满。
              孩子的感受:难受。
              对的反应:"那一定让你很难受"
              2.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他和伙伴和睦相处。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我知道你的伙伴有时候确实让你气愤和烦燥。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喜欢已准备的食物,同时家长不希望再下厨。
              孩子的感受:厌恶。
              对的反应:"今天的菜似乎不对你的口味。你想吃些什么?"
              4.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可以与其他的小孩愉快相处,同时不要使他或她的感情那么容易被伤害。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那一定伤透你的心,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5.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对父母今晚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有所感激。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我能够了解你确实想念×××,我也想念着×××。"
              6.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与访客可以共同分享乐趣,并且表现大方。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有时候要分享一样心爱的玩具是很困难的。让我们把这个玩具收起来,拿别的你愿意与别人一块儿玩的玩具吧。"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评价孕期胎教书籍王者

                        • 上一篇:幼儿行为辅导的主要内容
                          下一篇: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