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问题

              成年人遇到不开心的事,会感到情绪低落,严重的还会长时间处于抑郁不安的状态。而孩子则不然,泪水还在眼眶,就会破涕为笑。这是幼儿情绪不稳定的缘故。但是,幼儿同样会得抑郁症,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失父母之爱,如父母离异、丧亡、不和等。这些大的家庭动荡会给孩子细小的心灵蒙上阴影。

              2、受蔑视和抛弃,心理长期自卑,抑郁成疾。这些幼儿大多是被遗弃儿童或残疾、低能儿童。

              3、家族中有抑郁症病人,这是遗传因素。

              幼儿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成年人不一样,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

              1、表现为身体不舒服,常见为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部不适、厌食等,极容易发生误诊。

              2、急性抑郁反应:表现为惊恐、绝望、伤心流泪、不进食、失眠、夜惊多恶梦等。大多在受到急剧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后引起。所幸症状持续时间不长,恢复较快。

              3、慢性抑郁反应:情绪持续低沉、抑郁、悲观、寡欢,经久不愈。

              幼儿抑郁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除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外,还要改变不良的家庭环境。有抑郁症家族遗传史者,治疗效果较差。
               ▲行为突变应警惕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行为的异常突变就成为儿童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标准。那么,儿童抑郁症有那些表现呢?

                性格突变。当一个外向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内向、退缩时,或当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突然变得急躁、容易激动、没礼貌,以及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就应考虑患抑郁症的可能。

                学习突变。当一个一贯成绩优良,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心,作业完成困难,成绩急剧下降,以及自暴自弃时,一定要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诊治。

                失眠。儿童一般很少失眠,若一个孩子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经常辗转反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日间精神萎靡不振,这就应警惕患抑郁症的可能。

                抑郁症患儿往往感到很孤独,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自我评价降低、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行为退缩、激惹性增高、容易发脾气、恐惧不安、悲观厌世等表现,甚至产生自杀的企图。

                ▲精神压力的产物

                虽然引发儿童抑郁症的病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压力。不少患者幼年时期心理素质较差,自尊心很强,但又很脆弱,心理不稳定,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如果儿童长期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那么一个微小的挫折就有可能摧毁其精神,让他们患上抑郁症。

                首先,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大体上说,每一种学习障碍都会导致情绪问题,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自己的信心发生动摇,并感到沮丧和忧愁。而这些情绪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儿童,由于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也可能发生抑郁症。

                其次,父母或老师管教方式不恰当。当孩子出现成绩滑坡或犯错误时,没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谅解、鼓励,而是遭受到严厉的教训、责骂,甚至体罚,这样极易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重创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害怕见到父母或老师,陷入过度担心、害怕的状态,这样就容易发生孤僻、沉默、自卑等抑郁情绪。

                再次,心理应激事件也是诱因。如失去亲人、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以及遭到虐待、抛弃等。

                ▲及时治疗是关键

                儿童抑郁症和成年人有较大的不同,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因此,重视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

                导致儿童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我们仍可从儿童的生活经历中找出某些原因。根据患儿发病的有关因素和症状特征,可以采取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暗示疗法等。同时要对患儿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患儿克服情绪上的障碍,逐步培养其坚强健全的性格。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与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家长要学会正确地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必要的时候,须在医生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家长切勿随便给孩子乱用药物。同时,家庭治疗必须贯穿治疗全过程。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配合,父母对孩子不要总是抱怨、打骂,对患儿的进步要满怀期待,并充满信心。坚持不断给患儿加油,而且要能够耐心地看待患儿的“过错”,给予宽容与引导。虽然治疗的过程中难免有反复,但只要坚持“给孩子尊重,多鼓励孩子”这条原则,就能还孩子一片明朗的天空。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除了疲劳手指头

                        • 上一篇:情绪行为障碍定义的关键因素包括哪些
                          下一篇:名词解释心理行为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