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儿童有攻击行为,家长不让他们看电视,以减少

              1.如果行为增多,就是强化,如果行为减少,就是惩罚和消退。2.惩罚是当儿童出现某个行为的时候,给予负面刺激(如责骂);消退则是当儿童出现某个行为的时候,不予理睬,也就是不鼓励,比如孩子无理哭闹的时候,家长不去管他想要什么。3.综上,如果是四选一,显然强化是肯定要排除的,因为攻击行为是减少了,而强化比如是行为增加;惩罚呢,因为家长没有给予责骂或者是什么打击,所以我觉得只有选消退。我个人认为班杜拉的社会观察理论中的替代强化更适合本题中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来解释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通过观察,他们会学会某些规则和行为。如果减少刺激源,减少形成攻击性行为的替代强化来源。所谓替代强化就是说学习者通过观看,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看电视正好符合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加我好友,继续给你解答。到你满意为止。呵呵。

              行为心理学是什么?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行为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在意识指导下的、主动自觉的行为;而人的意识是由意向和认知两大因素构成,是此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表明,行为哲学与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但它不是建立在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普通心理学之上,而是建立在用行为哲学重构后的心理学之上,因为目前的普通心理学中内含了巨大的理论缺陷。

              其实,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进行的,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87页)。行为哲学只是从这一结论出发,再向前跨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意识活动依据活动的目的或指向的不同,可以分出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认知活动是人以认出对象自身特性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意向活动则是人的本能及由本能发展而成的人类需求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更进一步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克服核心教师资格

                        • 上一篇: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下一篇:对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观察记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