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给教师的建议》怎样使小学生能够愿意学习,是令我们教师和家长们经常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苏教授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他所提出的观点:要会让学生在识记的同时学会思考,使他们享受到思考的快乐,并且我们教师想想方设法使他们看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不管这种成果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得微不足道。而这种观点,恰恰是我们有些教师所忽视的。“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不可分割的。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趣味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使学生学会思考并乐于探究,这就提醒我们不能总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那狭小的天地里,应该让他们到思维的发源地——大自然去,让他们看日出日落,看风花雪月,听虫鸣草长,听雨声风吼。关键要让他们多去感知,多看多听。“一个人由于看见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观察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由此便产生了活的思想。“一个人勤于思考,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真理,他也就会以巨大的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去感知和识记。”当学生学会了思考,对他所看到的事物感兴趣时,他就愿意去学习、了解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但下面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当学生经过辛苦的脑力劳动后,我们如何对待他们的问题,是漠然视之,还是备加关注,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取得的效果就会大相径庭。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应付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快乐。”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要像爱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爱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中表现出来的且不易察觉的学习愿望。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同时这里再次提到了“阅读”。“ 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我们提倡阅读,并不单单是为了让儿童找点可做的事情,而是为了让他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教授曾多次提出阅读的重要,特别强调读书和思考的结合,他多次提到培养学生有思考地阅读的能力。为此我们不难理解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意义之所在。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读中有思呢?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表达、交流后再读书。问题是怎样把它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即怎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课外阅读和课内知识的结合落实到可以具体操作的层面上。这将是我们教师需要一直思考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胎教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吗广告宣传大叫

                        • 上一篇:我14岁了男生.请问我如何高效地开发右脑呢?
                          下一篇:拍照技巧请教大神们!